信客
余秋雨
教学目标:
1、记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组。
2、通过抓全文脉络来把握课文内容,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态。
3、学习本文质朴而典雅,警辟而畅达的语言特点。
4、了解信客职业及其品质。
二、课时划分:
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接济(ji)唏嘘(xixu)噩耗(e)呵斥(hechi)诘问(jie)焦灼(zhuo)吊唁(yan)跋涉(bashe)嫉妒(jidu)昏厥(jue)时髦(mao)探询(xun)轻蔑(mie)文邹邹(zhou)号啕(tao)伎俩(jiliang)
2、解释词语:
克扣:私自扣减应该发给别人的财务,据为己有。
接济:在物资上援助。
噩耗: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呵斥:大声斥责。
猝然:突然出于意外。
晦气:指人倒霉或生病时的气色。
文邹邹: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颠沛:穷困受挫折。
焦灼:非常着急。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等。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现在还担任99读书俱乐部的荣誉董事长。其中,《信客》被选入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科书。《都江堰》被选入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教科书。2010年,余秋雨出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2、题目释义:
信客,乡村过去没有邮局,对外通信往来主要靠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渐渐消失,而作为一辈子默默为自己的职业奉献终身的人,不会绝迹,也不可能绝迹。
熟读课文,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看它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同时看看周围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人。
(三)、自学指导: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只写一个老信客?
先写一个老信客,交代了信客的职业,他做信客的原因,也间接的暗示了信客的最后命运。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
信 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