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对医院ICU不良心理反应患者的效果和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常规治疗,心理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经过一阶段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心理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绝望、依赖等不良心理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心理组患者的合理饮食、情绪稳定、遵医用药、定期复查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心理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结论: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模式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有助于患者的不良心理的有效改善,同时也可以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5-0102-02
本研究对2010年6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12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在笔者所在医院ICU利用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对不良心理反应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具体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选取法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心理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2~68岁,平均(±)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23~69岁,平均(±)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常规治疗。心理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方法如下。
建立护患关系要想更加顺利的开展相关的护理工作,首先必须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针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抑郁、焦虑、恐惧、烦躁、孤独、绝望、依赖等不良心理反应,其与不同的疾病有着本质的区别,患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完全取决于双方的关系。患者一般在住院期间会表现出少言寡语的情况,情绪低落,而且有时还会出现焦虑的现象。为此,护理人员就要主动与患者接触,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而且还要有耐心的聆听患者的心声,对患者采取关心和安慰的态度,有时也可以以沉默的方式在患者身边陪护。护理人员在此要注意一点,在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催促患者进行交流,以免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1]。
加强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心理疏导要采取不同的针对措施,针对于不同的患者情况和病情特点要制定出不同的护理计划,利用正确的诱导方法,使得患者的心理能够向着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2]。
利用家庭支持家庭成员是患者比较信任的人,除了少数非常严重的患者之外,一般ICU患者对于家庭成员的信任度还是非常高的。因此,护理人员要想将工作做得更好,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就要与患者的家属配合,共同对患者进行疏导[3]。护理人员可以与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教导和安慰,同时要帮助患者改掉一些不正确的习惯和看法,这样可以增进护理人员与
重症监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