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术语解释
。如配备专业级摄像机,通过外接显示器轻松构建小型化视频会议,是公司企业快速组建视频会议的最佳选择,多画面,视频电话,广播会议,讨论会议,两点会议,录像回放,电子白板,会议讲稿共享,文字交流,会议控制与管理,会议加密,多服务器级联,为用户提供高清晰度、电视效果的图像。
,D和CMOS。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是应用在摄影摄像方面的高端技术元件,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则应用于较低影像品质的产品中,D更低,功耗也低得多,这也是市场很多采用USB接口的产品无须外接电源且价格便宜的原因。尽管在技术上有较大的不同,但CCD和CMOS两者性能差距不是很大,只是CMOS摄像头对光源的要求要高一些,但现在该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D元件的尺寸多为1/3英寸或者1/4英寸,在相同的分辨率下,宜选择元件尺寸较大的为好。
,由于用在视频会议系中的摄像头传感器的像素不会很高,所以目前速率集中在15帧/秒—30帧/秒之间,而且这个速率足以满足视频会议产品的需要。
,单位为dpi。常见的视像分辨率有352×288,176×144,640 x 480,1024 x 768。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片长度,后者为图片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片的像素,长宽比一般为4:3。
。一般的接口有:USB接口、S-Video接口、RS-232接口。大部分产品提供PRI、。有些产品内置10/。
,所需要的最小的带宽。一般产品大致会议带宽 64KB~2MB。在512Kbps及以上带宽时最高可以达到60场/秒(NTSC)或50场/秒(PAL)。
,使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展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视频会议极大的方便了协作成员之间真实、直观的交流,对于远程教学和会议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视频会议的发展及标准
(一)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制定的适用于视频会议的标准有:
1、(用于ISDN上的群视会议):
1990年提出并通过,是第一套国际标准协议。,使其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
2、(实现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
,为现有的分组网络PBN(如IP网络)提供多媒体通信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协议。
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个技术标准,这保证了所有厂商生产的终端和MCU都可以互联互通。各厂商设备相当部分都兼容两个标准,。
(二)MPEG-4标准:
MPEG是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的英文缩写。这个专家组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与IEC(国际电子委员会)于1988年联合成立的,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的标准化工作。
和其它标准相比,MPEG-4的压缩比更高,节省存储空间,图像质量更好,特别适合在低带宽等条件下传输视频,并能保持图像的质量。
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一技术标准。
(三):
-4协议,解决了目前基于软件视频会议MPEG-,这使之成为目前最好的视频压缩协议。
当前视频会议领域分为以下几类
①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现在最常用的实现手段。特点是使用专用的设备来实现视频会议,系统造价较高,使用简单,维护方便,视频的质量非常好,对网络要求高,需要专线来保证。
②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完全使用软件来完成硬件的功能,主要借助于高性能的计算机来实现硬件解码功能。特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机设备,总体造价较低。
③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完全基于互联网而实现的。特点是可以实现非常强大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对网络要求极低,完全基于电信公共网络的运营,客户使用非常方便,不需要购买软件和硬件设备,只需交费即可,视频效
视频会议基础教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