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颌面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说明64排螺旋CT在急诊检查中合理应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技术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平片、64排螺旋CT多种重建图像,发现MPR、VR在急诊诊断中具有平片及普通CT不可替代的作用。结果 53例经64排螺旋CT扫描重建后所有病例均发现了骨折,其中有5例鼻骨DR侧位平片未见明确骨折者。经MPR重建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空间移位、重叠程度,而且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具体数值,而VR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出骨折线的走形方向、骨碎片的数目及与邻近组织的空间关系。结论在急诊检查中合理利用64排螺旋CT的各项重建技术不仅可以避免漏诊情况的出现,而且也可以为临床充分了解损伤情况,制定出严谨的治疗方案提供出足够多的影像依据,因此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可做为急诊影像检查的常规检查手段。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104-03
颌面部外伤,是人体损伤过程中最常见的情况,由于其解剖结构存在许多复杂的正常缝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准确的做出诊断尤为重要,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可以通过多层面多方位观察受损伤组织,为影像医师提供出更好的诊断依据,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减轻医生的心理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本科2008年1月~2012年10月(其中部分资料为作者在原单位收集的资料)资料完整的颌面部外伤骨折53例;其中鼻骨骨折12例,眼眶骨折27例,颧弓骨折5例,复合性骨折9例;年龄16~65岁,8例为坠落伤或拳击伤,其余均为交通事故伤。
仪器与方法
本科使用的是GE公司生产的Light Speed VCT64排螺旋CT扫描机,所有患者扫描范围从颈4至颅顶;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由足向头侧扫描, s/r, mm,层厚5 mm, 。除常规轴位外进行二维及三维重建。二维重建方法采用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采用容积再现(VR)重建技术。
2 结果
12例鼻骨骨折中其中5例鼻骨DR侧位片未见异常,但经64排螺旋CT扫描重建后发现鼻骨粉碎性骨折见图1~2;27例眼眶骨折中眼眶单侧内侧壁骨折21例见图2~4,两处以上骨折6例,单纯颧弓骨折3例,伴其他骨折2例;复合性骨折9例中三处骨折的6例,三处以上的3例见图3,通过64排螺旋CT轴位薄层;冠矢状位重建后,能立体直观地显示眶下壁、下颌骨、视神经管等平片和普通CT难已显示的隐匿、复杂性骨折见图5~8。
3 讨论
本组病例眼眶骨折27例(27/53,%),其中又以内侧壁骨折最多21例(21/27,%),这与眼眶内侧壁(即筛窦纸板)非常薄,当暴力作用于眼眶通过具有弹性的眼球液压传递,使眼眶均匀受力,此时纸板最薄,因此骨折发生率最高[1]。
筛窦纸板骨折以凹陷型最为常见,21例眼眶内侧壁骨折中有12例,%,这与荣冰水等[2]的报道基本相吻合;笔者认为64排螺旋CT不仅在发现骨折中有着巨大优势,同时在诊断两断端成角、错位、内陷或重叠
64排螺旋CT在颌面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