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Copyright by Econ Dep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Economics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第六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引入价格水平,分析价格水平变动条件下,短期内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波动。
本章首先以IS-LM模型为基础,引入价格因素推导AD函数和曲线;其次,以生产理论和劳动市场就业决定为基础,分析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关系,说明AS曲线成因。最后,构建AD-AS模型,说明需求和供给变动导致的经济波动。
学习本章熟练掌握AD曲线的形成,知道AS曲线的不同形态及其原因,能利用AD-AS模型解释现实经济波动中财政与货币政策政策的作用。学习本章必须以熟练把握IS-LM模型,劳动市场与总产出关系为前提。
2
重点和难点
AD曲线负斜率的原因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常规AS曲线正斜率的原因
劳动市场与总产出的关系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3
主要内容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总供给和劳动市场就业的决定理论
第三节总供给曲线
第四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及其应用
4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aggregate demand curve
5

总需求(AD,aggregate demand)
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决定和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价格水平、收入、预期、汇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总需求函数
价格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均衡支出或均衡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的价格水平总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均衡总支出或总收入量。
6

价格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均衡支出或均衡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的价格水平总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均衡总支出或总收入量。
总需求函数可以简单而抽象地表达为:y=f(P),表明之间的某种关系。
7

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
描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时物价总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数量关系的曲线。
y
0
P
AD
8

总需求曲线一般为负斜率,原因有
财富效应即皮古的实际余额效应
凯恩斯的利率效应
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税收的作用
9
实际余额效应即皮古财富效应
(导致IS曲线移动)
P
货币购买力提高
财富增加
消费C增加
y
AD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哈伯勒和皮古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帕廷金发展了该理论。
“实际余额”指一个人由于支出的需要,有必要把财富或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的形式保存在手中,这就是货币余额。名义的货币余额所能购买的商品量受物价水平的影响,名义的货币余额同价格水平的比值“实际货币余额”。
10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水月
  • 文件大小627 KB
  • 时间2018-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