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总结.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
2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4. 西方人文主义最早的阐述?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
、内容和影响?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马丁路德的主张?宗教改革的意义?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以及启蒙运动的意义?
8. 19世纪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提出的主张、内涵及意义?
9.”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评价?新三民主义的“新”如何理解及评价?
10.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
?
13.“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欧洲发展)的影响?
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原因
政治: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
阶级:“士”阶层的崛起、活跃
思想: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
被打破,学术下移。
经济:井田制破坏,小农经济出现
孔子的主张:
(1)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学说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2)以“礼”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准则
克己复礼为仁。
(3)为政以德治国方略(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省刑罚,薄税敛”
(1)“仁政”学说——孟子思想的核心
孟子的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
(2)民本思想——“仁政”学说的发展
(3)性善论——“仁政”学说哲学基础
(1)“仁义”和“王道”
荀子的主张:
(2)“性恶论”与礼乐教化
思考: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人性论
仁(爱人)
为政以德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奠定
基础
体系完整,
成为大宗。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学说
3. 提出“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
广泛采用文学儒士参与国家大政
政治方面:
教育方面:
以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兴办太学,经学考试合格后即可任官
在全国各郡县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体系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
程朱理学——南宋后居主导地位儒学
(核心)

——把握“理”的方法论
陆王心学——明清居主导地位的儒学
“心”——心即理也
——把握“理”的方法论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

代表
思想主张
共同点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子
是非标准依时代变化,否定儒家经典和孔子权威; 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肯定人的正当私欲;抨击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强调个性发展
提出“君主乃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民本思想;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人之法”;提出工商皆本
强调“经世致用”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认识论, 一切事物通过考察都是可以认识的……;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史绝对的;历史观:“趋势更新”“事随势迁而法必变”
批判君主制,早期民主启蒙色彩
儒家思想演变: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遭到打击
→汉武帝时,成为正统
→魏晋至隋唐,佛、道思想发展,儒学正统地位受挑战。
→宋明,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正统地位得到巩固
→明清之际,批判继承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b6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