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总结_By_Brian_Wang药物分析总结
1,《新修本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2,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经营)、使用、检验和行政、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技术依据。是强制性的法定计术标准。
3,药典(Pharmacopeia ):国家关于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典。
4,
5,2005年版主要内容
一部: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二部: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
三部:生物制品(《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6,其他重要规定
·水浴温度: 除另有规定外,均指 98~100 ℃
·室温: 10~30 ℃
·冰浴: 0 ℃
·放冷:指放冷至室温
·阴凉处:不超过 20 ℃
·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 20 ℃
·1 10 :。
·溶液的滴: 20 ℃时,
·恒重:。
·精密称定: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千分之一。
·称定: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约: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标准品&对照品:用于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指定单位制备、标定、供应。
标准品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一般按效价单位计。
对照品一般指化学药品,按百分含量计。
空白试验: 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7,Solubility
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 1ml中溶解;
易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
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
略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
微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
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ml中溶解;
几乎不溶或不溶系指溶质 1g(ml)在溶剂 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
8,空白试验不出现正反应® 试剂等不干扰鉴别试验
对照试验呈正反应® 试验条件正常
9,药物的杂质检查
药物的杂质和纯度的概念
1,杂质(Impurity,Related Substances,Product-Related Impurity )
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纯度(Purity)
药物的纯净程度。它是判定药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药物纯度的要求是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变化以及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完善的。
3,药品质量标准中的杂质不包括变更生产工艺或变更原辅料而产生的新的杂质,也不包括参入或污染的外来物质。
药物中杂质的来源和分类
(1)生产过程中引入
原料药生产(合成:未反应完的原料、反应的中间体、副产物、残留溶剂;提取:药物结构、性质相近的物质、残留溶剂)
制剂生产
*注意:生产设备也可能引入杂质
(2)贮藏过程中引入:受外界条件影响(温度、湿度、光线、空气、微生物)而发生水解、氧化、分解、异构化、晶型转变、聚合、潮解、发霉等变化
(1)按杂质来源: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一般杂质:指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特殊杂质:指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2)按杂质结构: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
(3)按杂质性质:信号杂质和有害杂质。
三、杂质的限量检查
在不影响药物疗效和不发生毒性的前提下,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叫做杂质限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药物中杂质的检查,一般也不要求测定其含量,而只检查杂质的量是否超出限量——杂质限量检查(Limit Test)
2、杂质限量的计算
3、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参考课件)
氯化物检查法标准液:NaCl标准液
硫酸盐检查法标准硫酸钾溶液
铁盐检查法盐酸酸性溶液、标准铁溶液:硫酸铁铵〔FeNH4(SO4)2·12H2O〕
重金属检查法标准铅溶液:硝酸铅、硫代乙酰胺法、炽灼破坏法、硫化钠法、微孔滤膜法
砷盐检查法标准砷溶液:三氧化二砷
方法:第一法(古蔡氏法)、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
古蔡法(Gutzeit):
加 KI 和 SnCl2目的:
© 还原 As5+;
© 抑制SbH3生成;
© 形成锌锡齐, 使氢气的生成连续均匀。
醋酸铅棉花:吸收H2S
酸碱度检
药物分析总结 By Brian Wang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