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清朝的腐败亦然,这个曾经庞大的王朝在长久腐蚀之下已然摇摇欲坠。虽有人想力挽狂澜,但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任何翠微的哀鸣及反抗都会被无视。大清王朝在其实施新政破产后,其腐朽、反动的本质进一步暴露。
内患之外更有外忧,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袁腾飞老师曾笑谈当时即使是“列弱”也能来中国分一杯羹。可见当时的中国在清廷统治之下已然变得何其无能、可悲。
至此近代中国两大社会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在了中国人民同清朝政府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由改良发展到革命已成为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辛亥革命也将应运而生。
内忧外患之下的中国可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而此时清廷再次展现了它的傀儡性与畏洋性。1911年5月,清政府唯帝国主义之命是从,决定实行“铁路国有化”,极大地侵害了百姓的利益。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强烈反对出卖路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波澜壮阔,同盟会员龙鸣剑等和哥老会组成保路同志军进围成都,转战各地,攻城夺地,猛烈冲击清政府在四川的统治。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与此同时湖北新军中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也抓住机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他们乘机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仗。由于在事先准备时出现一些失误,清廷有所察觉,汉口和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遭到破坏,一些起义领导人被捕、被杀或避匿。但所幸最终成功占领武昌并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由于缺少革命党领袖们的亲身参加,为了增强新政权的稳定性,起义者逼迫清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军政府发布文电,号召各省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而奋斗。11月,湖北军政府公布了全国第一个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拟定的地方宪法---《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众多省份纷纷响应,一时间神州大陆被革命的浪潮所席卷。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同时颁布了首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但是表面的蓬勃掩盖不了内部的脆弱,临时政府的地方政权多为立宪派和旧官僚所操纵,南京临时政府和身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对它们事实上不能行使中央政府的权力。革命派自身的弱点也更多地暴露出来,正确的政令无法实行。外国列强也向其施压,到最后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完全窃取,辛亥革命就此终了。
虽然最终失败,但我们应该肯定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辛亥革命的精神永存不息,它已成为摧毁封建专制与帝国主义的星星之火,必将演成燎原之势。
万事开头难。回首往昔,我们应该对那些革命者发出由衷的赞美与感谢,在中华民族最为艰难的时刻,是他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舍小我,为大国……他们的一切付出都是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中华民族不再受欺压,不再被奴役。精神的力量永远是巨大的,而他们创造的辛亥革命精神无疑是对我们后世最为宝贵的馈赠。
历史的脚步没有停留。我党从诞生到成长,并最终接过了历史的使命,成为时代的擎旗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继而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创建了我们伟
辛亥百年感言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