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云
内容提要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多层次、多视角写相思,抒写出了刻骨铭心的情思,肝肠寸断的离别,至死不渝的忠贞,生死相许的依托,热烈执着的追求,细致入微的体贴,无私地给与和奉献,以及对真爱永恒的体验与歌颂。
关键词李商隐真爱境界层次
李商隐是写爱情诗的圣手、大家,而组成他爱情诗主体的则是他的妻王氏与他的爱情、婚姻及其此后孤寂生活的体验与感触的真实反映。其脍炙人口的《锦瑟》、《正月崇让宅》及《李夫人三首》、《西亭》、《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爱情名篇,就都是最好的说明。
一个诗人或作家,他在作品中所写的爱情美或不美、境界高或者低,取决于他的精神情操、审美判断的“基本理念”。纵观李商隐的一生,特别是他的爱情婚姻的真实历史,我们会惊人地发现诗人的“基本理念”有着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非常严肃、认真,非常纯洁、崇高。他的“私生活是相当严肃的,对女性的态度也是十分尊重的,他婚后和妻子王氏的感情也非常融洽、真挚。”[1](P90)我认为杨柳先生在《李商隐评传》中对李商隐的这些有关问题所做的考证和结论,是可靠的。尤其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有两点:一、李商隐敢于在他的诗歌中批评、指斥唐明皇在马嵬坡兵变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杨贵妃爱情誓言的背叛;二、四十岁上爱妻王氏去世后他决不续弦,婉言拒绝别人所赐之女,宁可孤独,对王氏“一往情深”。[l](P90)这两点更足以证明他在爱情婚姻上的严肃、认真、纯洁、崇高到什么程度。李商隐爱情诗的基本构成正是他这种
“基本理念”的形象反映。这首“无题”不仅写出了真正爱情的最高境界,而且层次清晰,内涵丰富,深刻动人。
全诗四联,每联都有自己在全诗中的层次定位,“联内”又有自己的小层次;他们共同组成了全诗表现真爱的感人境界。
首联,两句十四个字就写出了一个比一个更深刻的三个层次的“难”。第一句写出了两个“难”:其一是“相见时难”;其二是“别亦难”。第三个“难”就是第二句中隐含的“难”,即更何况“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时候分别那就更难。“相见时难”这里有路途遥远、行走艰难,官位低小、经济贫困等原因。李商隐生在唐代牛、李两党斗争的夹缝当中,人微言轻,惟有受气的份,那里还会升迁?更不可能挈爱同行,所以“相见时难”就成了现实主义的写实。“别亦难”是用了传统的“反常合道”[1]手法反了古代俗语[2]之常,但它“合道”,合他李商隐此时此刻表达真挚爱情之道。因为这里的“相见”是指李商隐和他所爱之人(妻子)相见,相爱的两个人难得一见,然而,一旦相见,就爱得更深,所以分别起来就更加困难了。“别亦难”三字的反常合道之用非常巧妙,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真切热烈而又深挚的感情,由此,这一句的意思就非常明白了:你我相见的时候很困难,离别的痛苦更让人心酸。这都因为是真爱的必然所导致的,所以就爱得越来越深。
“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无力”即春风无力。第一,这里可以解释成拟人手法的运用,把“东风”比作人,当然也就有有力与无力之说了;第二,“春风”有早春和晚春的区别,早春二月之风那是有力的,但三月之后的晚春之风就不行了,是无力的。因为夏夭很快就来了,那就必会导致百花凋残。这是个用自然真境的描写来抒发真情的好句子,又突出了难舍难分之“难”。因为见落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