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按摩可缓解跟痛症的疼痛程度.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按摩可缓解跟痛症的疼痛程度
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引起的跟部包括跟后、跟跖、跟内和跟外侧的急性或慢性疼痛,病程一般较久。跟痛症好发于站立工作者、运动员及老年人,综合其发病原因,目前常认为主要与老化、骨刺、足的异常结构、炎症、骨质疏松等有关。
跟痛症的主要症状
根据其病因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可分为以下4种。
休息性跟痛症由跟骨内高压所引起,即患者在活动状态时跟骨疼痛减轻或不明显,休息时疼痛反而加重,有时还会伴有酸胀感,当把下肢抬高时,疼痛会减轻,特点是整个足跟部均感疼痛或酸胀样疼痛。
跟部脂肪垫病变性跟痛症这种类型的跟痛症多是由外伤或寒冷潮湿引起,压痛点位于内侧跟结节外侧,不累及跖筋膜及其附着点,由于损伤所致的压痛点多在跟骨内侧。正常情况下老年人均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脂肪纤维垫萎缩变薄。
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疼痛于晨起后足跟着地时感疼痛,行走后有轻度缓解,再休息后可明显减轻或完全缓解,疼痛的性质为刺痛。压痛点局限于跟骨结节中央及跖筋膜附着处,其他部位无压痛。
跟骨骨刺性跟痛症压痛点多在跟骨内侧,但与骨刺的部位并无明显对应关系。此类多发生于>45岁中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
跟痛症的中医治疗
目前,西医对跟痛症的治疗主要为口服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和类固醇类激素药痛点封闭,但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大。当出现跟痛症时,首先可以选择自我理疗法,即采用按摩、熏洗等方法缓解疼痛的症状,如果疼痛的症状依旧很严重,则需要就医。
点穴法对于轻、中度的跟痛症可以起到迅速止疗效果患者取俯卧位,两腿伸直,首先可用一手拇指分别点按两侧承山穴、三阴交、中封穴、照海穴、太溪穴和昆仑穴及局部阿是穴,每个穴位点按1分钟,可用较大力量以感到有酸麻胀痛为宜。
若经过点穴治疗仍然较感疼痛。可根据不同类型施以针对性的按摩
跖腱膜劳损型首先,坐在床上,屈腿,用滚法或按揉法,按摩膝外侧至外踝尖一线;其次,暴露出足跟,找到最感疼痛的部位,在压痛点用拇指施屈指点法或弹拨法,以松解其痉挛和分离其粘连的软组织,然后用掌揉法按揉局部2分钟,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最后,坐在床边,使患足悬空,分别向内或向外旋转踝关节,每个方向旋转50圈。
跟骨骨刺症坐在床上,屈腿,暴露出足跟,找到压痛点进行揉按和刮压,然后握拳,使拳眼对准疼痛的部位进行叩击,敲击时须用腕力,要有节奏感,频率要快(>200次/分),如蜻蜓点水状;用力要适中,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叩击后用拇指指腹在足跟部作轻揉按摩,从足跟部沿跖腱膜往返3~5次;弹拨压痛点,这个动作要求弹拨方向与跖腱膜相垂直,操作手法要轻柔;擦足跟部及涌泉穴,使局部感到有温热感最佳。
提示:以上按摩的手法,并不是要去消除骨质

按摩可缓解跟痛症的疼痛程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