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指标判定
病历摘要
患者,男,26岁。2个月前曾在某美容店扎耳洞,其后轻度红肿,未治自愈。半月前开始自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头痛、四肢酸痛,~℃之间。自以为感冒迁延,未予特殊处理。1周来上述症状加重,时有恶心、呕吐、厌油腻饮食,腹胀明显、右上腹部(肝区?)疼痛。排尿色深,呈茶水样等。2天前发热消退,症状略有好转,但出现巩膜和皮肤黄染,同时伴有皮肤瘙痒。因病情加重,特来院诊治。
体格检查:T ℃,BP 120/85 131131 Hg,P 54次/分,R 18次/分。意识清楚,自动体位,皮肤及巩膜黄染,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叩诊心界不大,HR 54次/分,心律规整。心尖部未闻及杂音。腹软,肝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触及3 cm,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及叩击痛。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无异常,双下肢未见水肿。
辅助检查待查。
初步诊断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化验选择项目解析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易感病毒(HBV)侵入人体后,未被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清除的病毒到达肝脏或肝外组织,进入肝细胞后即开始其复制过程。肝细胞病变主要由细胞免疫反应所致。免疫反应攻击的靶抗原主要是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效应细胞主要是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的年龄是致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5岁以后感染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病毒感染后早期血清HBsAg、HBeAg、抗HBc三者阳性(即大三阳),HBV-DNA病毒载量高,但肝功能可正常,其后,血清可以是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也可以是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伴有肝功反复异常(如ALT持续或间歇升高),肝组织学中度或严重坏死、肝纤维化等,反复或严重的肝损害可导致肝硬化或肝衰竭。乙型肝炎再活动期表现为DNA阳转,肝功异常,病情加重等。
综上可见,对乙型肝炎的化验检查,应包括肝功能检查、相关生化指标检查、病原学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的相关抗原、抗体系统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感染HBV 2周后即可阳性,是血清中最早出现的HBV标志物。只要HBsAg阳性,就可诊断HBV感染。而HBsAg阴性不能排除HBV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过去感染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如果6个月以后血清中仍不消失,可能成为慢性肝炎或HBsAg-携带者。
正常人参考值:阴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抗-HBs这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的抗体,它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叫中和性抗体。它能中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力,保护人体免受乙型肝炎病毒再度袭击。
抗HBs阳性至少说明3个问题:①乙型肝炎患者处于,恢复期,从此即将告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②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患过乙型肝炎,也可能是不知不觉中的隐性感染,但现在病毒已被清除,获得了对乙型肝炎的免疫,即使有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体内,也仍然安然无恙;③单纯抗HBs一项阳性,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并免疫成功的标志,也不会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在乙型肝炎抗体三兄弟中,以抗HBs最为特殊,它与乙型肝炎抗原(HBsAg、HBeA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指标判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