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7
纳茵特智能挑战赛—“九宫智库”竞赛规则
一、任务简述
参赛的选手通过现场搭建、修改调试程序,在单个“九宫”场地中使用2台机器人,完成一系列模拟智能停车场场景中的任务。参与竞赛的过程中,选手不仅学会机器人的搭建方法、调试过程及控制原理,同时也使机器人成为他们共同成长的伙伴。这既是本届智能挑战赛的任务,也是国际教育机器人联盟(IER)倡导的基本理念。
二、场地说明
场地规格
由9块45*45cm 的单元格拼接而成的“九宫”场地,如图2-1所示,图中同颜色的单元格,代表不同的任务,具体任务由裁判现场公布。
单元格编号
1号
2、4、5、7号
3、6号
9号
8号
任务区示意色
蓝色区域
紫色区域
绿色区域
红色区域
黄色区域
任务区说明
起点\终点区
中级任务区
初级任务区
智能车库区(入口朝8号单元格)
智能车库等待区
45*45cm方格,内有若干个Φ5 RGB全彩灯。场地由9个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格都有相应的任务,现场经裁判使用“九宫竞赛管理”计算机选择规定任务图拼接而成。
场地单元格上的箭头标识朝一个方向,以场地箭头方向开始,按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对单元格进行编号依次为1-9,如图2-2示。编号顺序和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先后顺序无关。
引导线所组成的图案即机器人寻迹的路线,使用Φ5 RGB全彩灯形成,采用RGB三种颜色任意组合,选手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对机器人进行调试,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机器人在执行未经说明可脱线的任务过程中其垂直投影应始终在引导线上方。引导线两侧可能有装饰图案,但不会影响到机器人识别引导线。
比赛场地尽可能为冷光源,低照度,低磁场干扰,引导线会根据现场环境调节亮度,场地尽可能保持平整。由于单元格拼接时存在误差,可能会有一定偏差和间隙,参赛选手应考虑比赛现场存在各种实际情况的可能性,具备适应比赛现场的能力。
三、机器人与系统环境
机器人最大尺寸:静止状态下垂直投影不超过直径为30CM的圆(起始\终点区)内,机器人重量(含电池)。
,驱动电机不超过2个(5V电压下,转速不超过250转/分钟)。
,机器人配置无线蓝牙功能,以便与九宫竞赛管理计算机进行通讯。
(串联或并联),机器人使用的所有电压不得超过5V。
:机器人必需使用塑料积木件搭建。
,可相互协助。中途不能更换机器人,可允许携带备用零部件(非整机)对机器人在不更换机架的前提下进行维护。
采用《九宫竞赛管理软件》,用于竞赛的自动计时及评分。由系统发出指令,开始自动计时,机器人到达终点发出指令则计时结束。裁判根据选手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在竞赛管理计算机上记录选手成绩,并显示参赛队伍最终成绩。
四、任务模块
()
任务
区域
任务
名称
任务说明
起点
终点
开始
结束
开始任务:通过蓝牙模块与竞赛管理计算机建立通讯,在接收到竞赛管理计算机发出的[开始]指令后出发,并成功离开起点区(机器人的垂直投影完全离开起点区)。
结束任务:成功回到终点区(机器人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压着终点分区即可)并通过标准指令格式发送[结束]命令到竞赛管理计算机上,且在机器人屏幕上显示并保留该字符(便于裁判评分时确认)。
得分说明:成功离开起点区得10分,成功回到终点区得10分,机器人屏幕显示指令字符得10分。
指令标准格式:[开始]\[结束]
单元格中的圆圈部分(起始\终点区)
初级
任务
基本
道路
任务说明:基本道路任务为以下参考图形,由裁判使用竞赛管理计算机生成二个图形。机器人从一个路口进入,沿引导线行走,从另外路口走出且离开此单元格。
得分说明:成功走出一个基本道路任务得20分,同一单元格重复走不加分。
特别说明:基本道路任务图采用四选二方式决定,下图为参考图。
参考图一
参考图二
参考图三
参考图四
中级
任务
露天
移车
任务说明:将汽车模型移动到同单元格内的停车架上且离开此单元格。小学组为无路障任务,中学组为有路障任务。
得分说明:完成此任务,总得20分。
小学组:汽车模型在停车架上不掉落得15分,机器人完全离开此单元格时得5分。
中学组:汽车模型在停车架上不掉落得15分;机器人完全离开此单元格时得5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触碰路障,扣5分。
道具位置
纳茵特智能挑战赛——九宫智库竞赛规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