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3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3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35例中33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较好,且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A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临床疗效
doi:.1004-7484(x).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71-02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合并多种并发症,以合并胆结石最多见,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以往急性胆囊炎因明显水肿、张力高、术中夹持困难等原因曾被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1]。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创伤轻、痛苦小、手术时间短,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2]。2010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其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6-62岁,±。临床上均有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部分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全部病例均有右上腹明显压痛,Murphy征阳性。超声检查提示:全部患者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内有强光团伴声影。化验检查血白总分>×109L,部分患者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并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3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对照,两组患者基本资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在全身麻醉满意后取头高脚低左侧卧位手术,常规四孔法手术并脐下弧形切口及建立气腹。先探查再评价胆囊炎症、周围粘连等,若胆囊张力高,可先在胆囊底前内侧刺破减压;若胆囊壁与周围粘连可钝性分离,暴露胆囊三角,保持术野清晰,分清胆囊三角的解剖,若分离渗血较多,解剖结构不清楚时,可由胆囊颈部向胆囊管分离或改为逆行切除胆囊等。对照组开腹治疗,所有患者术毕常规引流及应用抗生素,并保持引流通畅。
,组间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35例患者中33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因胆囊及胆囊管被大网膜包裹粘连致密无法显露而中转开腹治疗。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见表1。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LC技术的改进和提高,LC因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较开腹手术使患者受益更多[3],因此,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此术式。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