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湖北襄樊汪顺军
教学目标
,丰富文言知识。
,理解庄子的志趣。
,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第一课时
借助工具自读课文
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分组讨论取长补短
教师点播巩固提高
庄子墓碑
庄子之墓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其文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
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
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
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去
有人
取代,动词,做宰相
国都、京城
补充注释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
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
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出发,起飞
从
到
语气词,吗
《庄子》故事两则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