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胡茜
锦江区妇幼保健院普儿科
小儿静脉输液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操作
小儿静脉输液是婴幼儿最普遍、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服务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
有效的穿刺是配合医生抢救的关键。
小儿静脉穿刺部位及血管的选择
根据年龄大小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新生儿至2岁的患儿宜选用头皮
静脉,大于2岁的患儿宜选择四肢静脉,对多次输液的患儿静脉宜从远心
端选用。
小儿头皮静脉一般选择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为宜,选择静脉穿刺时必需与动脉相鉴别。
上肢的主要的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下肢的主要的浅静脉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
小儿头皮血管细弯,较直的血管短,且不够充盈,加上小儿躁动,穿刺难度大,难以固,致使穿刺失败率高
1、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
顶头皮的血液,汇入面后静脉。
2、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
向下汇入颈外静脉,在耳廓后方与
同名动脉伴行。
3、前额静脉(滑车上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下沿额骨表面垂直下降汇入面前静脉。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
小儿上肢静脉
1、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
桡腕关节上方,转至前臂屈面,
沿前臂桡侧皮下上行,至肘窝处
通过肘下中静脉与贵要静脉吻合,
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升,注入锁
骨下静脉或腋静脉,收纳手和前
臂桡侧掌、背面的浅静脉。
2、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至前臂屈侧,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向上注入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尺侧的浅静脉。
3、肘正中静脉:短而粗,变异甚多,通常于肘窝处连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临床上常在此穿刺抽血或进行静脉注射。
小儿下肢静脉
1、大隐静脉:为全身最长、最大
的皮下浅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
的内侧→内踝前方约1厘米处,沿
小腿内侧伴隐神经上升→膝关节
内侧,绕过股骨内侧髁后方→大
腿内侧→大腿前面→于耻骨结节外下方3—4厘米处穿过筛筋膜,直至腹股沟处汇入股总静脉。
2、小隐静脉在足背外侧沿小腿后外侧上行至膝关节后部,汇入静脉。
小儿静脉穿刺前的准备
1、患儿及家长的准备
必须事先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穿刺前告知患儿家长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大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同时告知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部及腿部的方法。
小儿静脉穿刺前的准备
2、护士的准备
患儿哭闹时,患儿的家长心情焦虑,心疼孩子遇事易激动的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作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沉着镇静,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同时做好一切物品准备。
小儿静脉穿刺前的准备
3、环境的准备
穿刺时光线的强度、明亮度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光线太强可使瞳孔缩小,太弱的光可使瞳散大。因此,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适宜,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露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在光线弱的房间、阴雨天气以及夜晚,就只有借助日光灯,将灯泡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穿刺静脉40-50cm为宜。总之,不论选用哪种光源,操作者的身体与手勿挡住穿刺部位的光线。
小儿静脉穿刺的心理护理
穿刺前前使用和蔼、亲切、温柔的语言安抚、引逗、表扬、鼓励小儿,消除陌生和恐惧感,如亲切地呼唤小儿:“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几岁了?”“你真可爱!”“阿姨好喜欢你,我轻轻地扎你别动好吗?”等关心、爱抚性语言使之配合穿刺。
采用小儿式语言,“小朋友,让阿姨看看你胳膊上有没有虫子,阿姨帮你抓掉,千万别让它咬着你。”一旦儿童勇敢伸出小胳膊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哇!你真棒!”“你比阿姨小时候勇敢多了!”当小儿对你说:“阿姨只扎一针,轻轻的好吗?不疼的哦!”这时你一定要给予他足够的信心,微笑地对小朋友说:“阿姨一定轻轻地扎,不疼的。不信?阿姨先用棉签给你涂上止疼药看看。”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