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织”南方丝绸之路
穿越云南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比北方的丝绸之路还早200多年。只是近百年来,南方丝绸之路淹没于荒草,南方丝绸之路成为云南人民藏在心底的梦想。近年来,随着“桥头堡”建设的实施,云南正在从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改革开放的“前沿”。
穿越云南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比北方的丝绸之路还早200多年。100多年前,因为猴桥口岸贸易的兴盛,英国罕见地在腾冲设立了领事馆。
历史表明,云南自古就不是蛮荒闭塞之地,而曾经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只是近百年来,滇西口岸凋蔽,南方丝绸之路淹没于荒草,10年前一度兴盛的边境旅游因风云变幻,又随边境口岸一起沉睡了多年,南方丝绸之路成为云南人民藏在心底的梦想。
近年来,随着“桥头堡”建设的实施,云南正在从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改革开放的“前沿”,云南边境口岸成为变化最为明显的区域。
在云南4060公里的边境线上,分布着16个国家一类口岸和7个二类口岸。这些口岸如同散落在祖国南疆万水千山之间闪闪发光的珍珠链,成为云南沿边开放的最前沿和突破口。
孟定:“一核两翼”欲起飞
镇康县南伞口岸距缅甸首都内比都750公里、距缅甸老街县城仅9公里,是中缅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滇西南进入东南亚的陆上捷径和重要口岸之一。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原名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于2011年12月20日正式启动建设,分为3个园区,即孟定核心园区、南伞园区和永和园区。国务院2013年9月28日正式批准在临沧市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定名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去年12月6日,在南伞口岸,记者遇到一对夫妇走出边检大厅正要出境,男子刘杰是南伞人,女子瞿艳怀是缅甸人。“通关很方便,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在南伞和缅甸之间来回走动。”刘杰说他是个货车司机,负责从缅甸运输甘蔗到镇康。
镇康县政协主席徐淑娟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广西南华糖业集团落户临沧,收购了临沧本地的蔗糖企业,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刘杰就是受益者之一。
同在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孟定清水河口岸地缘优势更明显。
耿马县孟定清水河口岸属于国家一类口岸,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接壤,与掸邦第二特区南邓离河相望。作为云南省连接南亚、东南亚最为便捷的陆上通道,距印度洋东岸的皎漂港口直线距离最近。
在清水河口岸的国门前采访时,一位手里拎满了各种蔬菜的缅甸妇女走了过来:“我今天已经往返第二次了,买了些生活用品。”她说,像她一样的边民,每天往返于中缅两国十余趟的,许多人靠做小本生意养家,他们手中的护照都盖满了中缅两国的印章。
“现在清水河口岸,每天出入口岸的有五六百人,赶集时可达到1000余人次。仅边民互市的交易额就达7亿元。”清水河口岸边检站副站长肖永强告诉记者,清水河口岸进口的货物主要是木材、矿石、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的货物主要是机械,预计今年的贸易额将近14亿元。人流量将达到14-15万人次,货运量将达到15万吨。
与南伞口岸和孟定清水河口岸相比,沧源口岸的民族文化特色十分突出,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有永和、芒卡两条口岸通道。与缅甸第二特区(佤邦)毗邻,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
沧源县立足自身的特色,按照“把沧源建成国内外知名的佤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弘扬和彰显佤族文化特色,以发展佤族文化旅游为先导,着力建设生态民族文化
重“织”南方丝绸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