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内向真的是缺点吗.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内向真的是缺点吗?
你是聚会中能说会道,活跃气氛,仿佛能把全宇宙的光都吸引到自己身上的家伙吗?还是激烈的音乐让你晕眩,只能默默在角落里咬吸管,对热闹束手无策的家伙。
初到新的地方,你是自来熟,很快融入新的群体?还是过了很久可能只与一两个人熟悉甚至一直独来独往。
有人说,谁都喜欢活泼外向的人吧。那些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人太有距离感,让人摸不清他在想什么。内向的人太没自信了,动不动就羞涩腼腆,连开玩笑都不敢。
只是,外向就一定和自信、很强的社交能力、成功联系吗?作为一个内向的人,就注定被动消极,没信心害羞被划归失败者的行列吗?成功和失败的划分本就武断,外向和内向的含义也并不如此简单。
主要的内外向人格理论
荣格(左)和艾森克(右)
内向与外向,估计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稳定的一个人格维度。类似黑与白,阴与阳的二分法放到人类的个性之中变成了内与外。
关于内外倾个性的系统描述初可见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倾和外倾的两种态度,和任何的其他对立力量一样,内倾与外倾是一种彼此互补的关系。在荣格看来,内倾是指心理能量转向内部,具有一种主观倾向。
内倾性格的人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所有的偏见、幻想、梦和个性化的知觉。当然,这些人也知觉外部世界,但他们只是有选择地,带有自己主观地看法去知觉外部世界。
与此对应,外倾指把心理能量投向外部,从而使人指向客观事物,并离开主观意向。外倾者受到他们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比他们内部世界的多。他们往往特别注重客观态度而压制主观态度。
和目前流行的对于这两个术语的说法不同,荣格的解释或许有些费解。外向的人有客观的或非人格化的世界,而内向的人考虑问题往往是主观的和个性化的。说的通俗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两个世界,一个是由物质构成地客观世界,一个是由观念构成地主观世界。具备内倾性格的人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内在主观感受上,要在心中寻找到一个形而上的意义才展开行动,而外倾性格的人则不太关心做这件事的内在主观意义。往往是,内倾的人还在低头思考,外倾的人已经风一样的行动了。
人格特质理论心理学家卡特尔确定了人格的35个特质,而艾森克将诸多的人格特质划分为三个维度,其中一个就是外向性维度。内向和外向分别占据这个维度的两端。并且认为,每个维度都存在强有力的生物学基础。
和荣格不同,艾森克的看法与流行观点更为相近,外向型的人主要表现为社交性和冲动,还有诙谐、活泼、机智、乐观和其他一些表示喜欢与人交往的特质。而内向表现出与外向相反的特质,可描述为安静、被动、不好社交、谨慎、保守、有思想、悲观、安宁、庄重和克制的。不过,按照艾森克的说法,这些行为表现并非外向和内向的主要差异。而最重要的差异在于生物学和遗传因素。比如皮层唤醒水平,外向的人皮层唤醒水平低于内向的人,感觉阈限高,面临同样的刺激,外向的人可能没什么反应,内向的人则非常敏感。为了维护满意的刺激水平,内向的人自然地会回避那些让人太刺激的情境,比如激烈的社会事件、竞争性运动、恶作剧等。而对外向的人而言,他们需要较强的刺激才能维持适宜的刺激水平。比如赌博、开快车、酗酒等。当然还有其他的生物遗传方面地差异,暂且不提。
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身造就了我们含蓄内敛的性格,但是张扬个性、敢作敢为、能说会道甚至赌徒般冒险个性这些年一下子成为社会新宠。害羞,被动沉入人海中成了失败者的代名词。其实,需要澄清

内向真的是缺点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345 KB
  • 时间2018-09-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