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导.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导
目前,我同高血压患者总数已达11亿,占全球总数的1/6还多。虽说高血压的防治是“老生常谈”的話题,然而由于受经济条件及文化水平等限制,基层的不科学用药屡见不鲜,既有患方原因所致,也有医方原因所致。鉴于此,结合笔者20年来个人的基层临床诊疗经验,就高血压的合理用药问题谈几点建议,以飨读者。
教育患者走出“三大误区”,是合理用药的前题
误区之一:为防“药物依赖”不愿服药当确诊为高血压病,即使是无合并内脏损害的1期高血压,在单独使用非药物疗法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心理调适等未能使血压稳定在<140/90mm Hg,就要进行药物治疗。但很多患者回避患病的现实,认为“一旦吃药即终身离不了,不能接受”,这是非科学的。诚然,高血压治疗往往是终身性的,但要教育患者这与某些精神类药品的成瘾性完全是两码事,使之充分认识: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而且会损害全身多个脏器。即便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 mm 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 mm 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增加46%。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坚持认真服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140/90 mm Hg乃至理想水平<120/80 mm Hg,同样可以有健康人一样的生活质量,同样可以延年益寿。
误区之二:无不适感不用服药也有不少患者虽认可用药,但却以自觉症状之有无及忍受程度来取舍用药。这同样是十分有害的。临床上,一些患者正是在
“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检测血压有明显异常或进行有关检查时才知道心、肾、脑及血管已有程度不等的损害。有的甚至可以在“毫无察觉”时突发中风、心肌梗死等致残、致死悲剧。这就警示我们,血压升高及器官受损的程度、预后与患者的自觉症状可以不一致,待到耐受不了再去服药,则晚了!
误区之三:贵药、新药与洋药效果好目前,降压药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但以有效、安全、经济为原则,迷信贵药、新药与洋药是片面的。WHO/ISH有关高血压治疗的指导意见:长效制剂要推荐,各种短效制剂也不排斥。据此,笔者以为,只要能够控制血压,就不应拘泥药之新老、贵贱和进口与否。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低且经济实惠的国产降压药有依那普利、复方卡托普利、倍他乐克、珍菊降压片以及复方降压片等。而属长效制剂的降压药多为价格不菲的进口药,尽管它有降压平稳、服用简便等优点,但对基层部分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其费用尚难以长期承受。至于弃药不用,却去笃信那些早已被医学证明无效的所谓“降压仪”、“降压鞋”之类,只能贻误病情!
把握“五要五不要”,是合理用药的关键
用药要相对稳定,不要频繁换药当确诊高血压病后,就要在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病情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生活、工作特点,因人而异地选择药物。治疗初始,一般取单种降压药,从最低剂量用起。如果对低剂量单药反应良好,但血压控制不够理想,可适当增加剂量,使血压稳定在<130/85 mm Hg。当然,高龄患者由于体内大动脉管壁僵硬等特殊病理因素,要降至理
想的血压值,不太容易,故可适当放宽,但仍以<140/90 mm Hg为宜。那种担心降压药同抗生素一样,长期服用要产生抗药性,因而经常换药吃的做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用药要到位,不要轻易判无效所谓“到位”是指规范用药,有的高血压患者虽在服药,但血压控

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