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有机整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整合的原则及如何恰当地选择信息技术并将其恰当地切入,从而提高整合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有效整合
在数学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认知工具和教学工具,在数学课程改革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数学抽象、枯燥、脱离实际,让学生感到乏味难学。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堂,能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和信息素养。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恰当、有效的整合? 就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并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简而言之,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 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二、将信息技术恰当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技术的有无、多寡和先进与否。我们实现二者整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各种结构和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我们要以数学学科教学为立足点,考虑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数学活动空间和主观能动的数学活动时间,保证有必要的师生互动。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学习方式的改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表示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头脑中想到的信息在信息技术工具上得以显示和验证,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可启发思维,开拓思路,通过主动积极的观察、分析和探索活动,进行学习和发现。可以看到,实际上,信息技术工具自始至终体现了“实践和创新”,它充分体现了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深刻认识数学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的性质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克服传统教学只能将代入有限个值,观察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且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等弊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进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若借助于信息技术——几何画板,只需用鼠标拖动点A,则可以显示函数的不同图象。
(图1)
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地发现指数函数的性质:
(1)所有的函数图象都过点;
(2)所有的函数的定义域都是,值域是;
(3)在图1中,当,时,函数图象均呈下降趋势,即函数递减;当时,函数图象均呈上升趋
试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