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版解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王子平
2009-7
内容
•肺癌指南更
新及循证依据
指南更新流程
各成员机构的
审查意见
对流程图、参
小组组长
新研究的发表考文献和文稿
会议审查
进行更新
外界意见
正式公布
小组小组
最终确定流程图并形成文稿
审查审查
指南的共识等级
分类证据水平共识等级
1 高达成共识
2 A 较低达成共识
2 B 较低未达共识
3 任何存在较大分歧
肺癌临床实践指南
2009年版与2008年版区别
PET及PET/CT在分期中的应用
纵隔淋巴结分期
• CT
• MRI
• PET
•纵隔镜
•内镜超声
PET的作用
• FDG PET能鉴别高代谢部位(肿瘤、炎症)。
•偶尔会降低那些被认为有肝转移或肾上腺转移的患者的分期。
•经常发现隐匿性转移(10%-20%),从而避免无意义的开胸手术。
–然而,孤立病灶必须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活检进行评估。
•通常能将肿瘤与邻近的肺不张划分开来。
–对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很关键(限定照射野的范围)
•局部晚期NSCLC的预后(MacManus等)
– PET CR:2年 OS 80%
– PET PR:2年 OS 40%
– PET NR:2年 OS 15%
•不足之处
–更小的病灶
–类癌、支气管肺泡癌
–股骨下1/3的骨转移
纵隔的PET分期
•敏感性
– CT 75%
– PET 91%
•特异性
– CT 66%
– PET 86%
Pieterman et al. N Engl J Med 2000;343:254-
61
纵隔分期:结论
• PET可用于指导纵隔淋巴结活检。
•纵隔镜仍然是纵隔分期的金标准。
• PET评价远处转移有一定价值。
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中国版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