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榆泉煤矿“十二五”期间瓦斯综合治理
工作体系建设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42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深入开展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瓦斯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切实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建立健全瓦斯防治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瓦斯事故,为实现上榆泉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制定上榆泉煤矿“十二五”期间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规划。
一、矿井基本情况简介
(一)矿井通风情况
上榆泉煤矿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即由主、副平硐入风,由回风斜井回风。采用机械通风,主要扇风机为轴流式,扇风机型号为BDK54-8-NO26,扇风机额定风量为93m3/s-207m3/s。
井下回采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全矿总风量计划为8500 m3/min, 。矿井外部漏风率经测定小于5%。矿井计划最多时的掘进工作面个数为4个,回采工作面个数2个,备采工作面个数为1个。
(二)矿井瓦斯情况
矿井现开采煤层为9#和10#层,工作面为1003、904,各煤层均属于低瓦斯煤层,2010年8月,上榆泉煤矿对矿井瓦斯及二氧化碳涌出量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绝对涌出量为:,相对涌出量为:
m3/t。经河曲县煤炭工业局、忻州市煤炭工业局、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批准,确定为低瓦斯矿井。
(三)矿井煤尘情况
根据2010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矿井煤尘爆炸定性分析,结果为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尘云最大爆炸指数9#,10#。随着矿井生产进行,煤体揭露增多和机械化设备的投入使用,运输转载点的增多,促使井下空气中的煤尘增高,采掘工作面及运输转载点附近会产生煤尘沉积现象,为此必须加强对矿井粉尘的防治工作。
(四)煤层自然发火情况
9#、10#煤层均为自燃煤层,自燃等级为2级,自然发火期3-4个月,由于各煤层的自然发火期较短、煤层自然含水较少及各煤层赋存较浅等原因,随着矿井开采,煤巷掉顶、片帮及回采工作面冒落采空区产生漏风,容易使煤层产生自燃。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矿井自然发火的防治工作,达到防患与未然的目的。
二、2011-2015年采掘工作面布置及采掘计划安排
(一)2011年
1、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
①905主、辅运掘进面
②1005主、辅运掘进面
③906主运掘进
④9#集中上山掘进
⑤南翼集中回风上山掘进
⑥综采:904面905面;综放:1003面1004面
2、采掘计划安排
2011年计划完成:掘进进尺8000米,毛煤产量600万吨
(二)2012年
1、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
①906面
②1005面
③1006面
④南翼10#层集中上山
⑤综采:905面;综放:1004面1005面
2、采掘计划安排
2012年计划完成:掘进进尺13270米,毛煤产量600万吨
(三)2013年
1、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
①907面
②908面
③1006面
④南翼三条上山
⑤综采:905面;综放:1005面
2、采掘计划安排
2013年计划完成:掘进进尺13281米,毛煤产量600万吨
(四)2014年
1、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
①907面
②908面
③1007面 1008面
④南翼三条上山
⑤综采:906面;综放:1005面 1006面
2、采掘计划安排
2014年计划完成:掘进进尺10787米,毛煤产量600万吨
(五)2015年
1、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
①1008面
②1007面
③S1001面
④南翼三条上山
⑤综采:907面;综放:1006面 1007面
2、采掘计划安排
2015年计划完成:掘进进尺10050米,毛煤产量600万吨
三、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五年规划
(一)矿井瓦斯治理安全工作目标:
1、杜绝重特大瓦斯事故;
2、力争避免出现瓦斯超限事故、伤亡人数控制在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以内;
(二)规划实施步骤
1、2011年5月末在总结“双百规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十二五”期间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规划;
2、2013年底前基本达标。全面推广“双百规程”建设经验,继续开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上榆泉煤矿基本达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3、2015年底进入巩固提高阶段。在基本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
巩固提高。上榆泉煤矿达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三)、“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
上榆泉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十二五规划(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