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法制史教学大纲.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法制史复习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中国法律文明的进化历程一个初步的了解。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1)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2)中国近现代法制变革主要内容、基本道路和特征;(3)中国法律传统对当代中国法制的影响。
 三、基本教学内容(授课大纲):
第一章  夏、商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法的起源时期的基本状况。 本章需要掌握的重点问题是:1、中国古代关于法的起源的几种观念;2、中国早期“刑”、“法”、“律”的内涵及其演变。
第一节:夏代法律制度。
夏代“天讨”、“天罚”的神权政治法律观;介绍《禹刑》、夏代的罪名与刑罚,夏代的监狱;
第二节:商代的法律制度。
商代法律思想的发展;主要法律形式及其主要罪名和刑罚制度;商代民事、婚姻、继承制度;司法体制与神明裁判,等。
   本章思考题:1、神判、天罚观念的社会历史基础是什么?2、中国法律的起源有什么最显著的特征?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作为中国法律传统基本特征的初步萌芽时期的西周时代的法律制度。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是:1、周礼及礼和刑的关系;2、周代的刑法原则或刑事政策。
第一节: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概述西周初期法律思想的发展,重点介绍从“天讨”、“天罚”思想到“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节: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及礼刑关系。
详细讲授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特别是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重点阐明两个问题。1、礼的渊源、性质和作用;2、礼与刑的关系。
第三节:西周时期的刑法制度和民事、婚姻、继承制度
重点讲授西周时期的刑法制度和民事、婚姻、继承制度。包括:刑罚体系;刑法原则与刑事政策;民事、婚姻(婚姻原则、六礼制度、七出三不去)、继承制度。
第四节:西周时期的司法诉讼制度
讲授西周时期的司法诉讼制度。包括:司法机关;主要诉讼制度与监狱制度。
本章思考题:
1、“周礼”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规范体系?实际上起了什么作用?
2、周代的那些基本刑事原则的动机或出发点是什么?
3、“七出三不去”制度是以什么为基本的立足点或着眼点(归根结底是为了什么利益或秩序)?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法律传统的第一个重大争鸣变革时期的思想变革法律制度变化。
本章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是:1、成文法的公布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意义;2、《法经》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3、各国变法的共性及其历史动力、文化背景。
第一节: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
阐明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主要包括:春秋之际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第二节:战国时期的法律发展。
重点讲授三个问题:1、战国时期的法律与《法经》。包括: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法律制度的发展;战国时期各主要学派的法律思想;《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2、商鞅变法与秦国法制。包括:商鞅变法的主要过程与内容;商鞅变法对秦国法制的影响及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3、李悝和吴起领导的魏国和楚国的变法。
本章思考题:
1、是什么力量(原因)推动了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什么力量(原因)推动了成文法公布?
2、《法经》为什么反西周以来的法律传统(“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地提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指导思想?
3、各国变法的共性是什么?为什么当时各国出现了如此迫切的大规模的变法图强运动?
第四章  秦代的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的法律制度。本章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是:秦代法制的发展变化和主要立法活动及其特点与影响。重点讲授睡虎地秦墓竹简所反映的法律内容。
第一节:统一后秦法的发展。
讲述内容包括:战国时期秦国的法律制度大概;统一后秦代主要法律形式;秦代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刑事法规;民事法规;经济法规;行政法规。
第二节:秦代司法诉讼制度。
讲授秦代司法诉讼制度,主要包括:司法机关;主要诉讼制度及其影响;监察制度及其影响。
本章思考题:
1、秦代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比前代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何在?
2、秦代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与前代相比最根本的变化何在?
3、从《云梦秦简》可以看出秦代法制的那些特色?
第五章汉代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讲述中国法律传统主要风格特征基本定型时期的两汉时代的法律制度状况。本章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是:1、西汉初期的主要立法和法律形式;2、“独尊儒术”对汉代法制的影响;3、汉初的刑罚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节:汉代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
内容包括:汉初的政治形势与黄老学派“无为而治”的思想;“独尊儒术”的原因与过程;

中国法制史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hongz2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