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双跨连拱隧道的中隔墙施工
杨宏波施建曾恕辉
(中铁第十一工程局)
【摘要】双跨连拱隧道采用中洞法施工。指出中洞法的技术难点在于: (1) 保持中隔墙顶部
内力平衡; (2) 保证中隔墙顶部防水层与主隧道防水层的连续。文章扼要地介绍了有关的
施工技术。
【关键词】双跨连拱隧道中导洞主隧道中隔墙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飞快发展,山法和体会。
区高速公路也逐渐增多。为了适应地形展线的
1 工程概况
需要,公路隧道的数量越来越多。在选线需要
和条件容许时,越岭公路隧道一般设计为双跨云南省元(江) 至磨(黑) 高速公路老苍坡 3
连拱隧道。但是,双跨连拱隧道,与单跨隧道相号隧道,结构采用双跨连拱形式,两洞共用同一
比,施工难度要大得多。首先,双跨连拱隧道施中墙,全长 220 m ,位于直线上,纵坡 3 %。隧道
工对围岩造成多次扰动,如何有效控制围岩变净宽为 22 98 m ,净高 7 2 m ,最大开挖跨度为
形,保持围岩稳定是一大难点;其次中隔墙顶部 24 58 m ,拱顶最大埋深 59 m。中隔墙为直墙,
与双拱拱趾交会处受力十分复杂,如何处理好墙身宽 2 5 m ,基础宽 3 2 m(见图 1) 。
该节点弯矩、推力的平衡问题是又一难点; 第该隧道Ⅱ类围岩段长 120 m , Ⅲ类围岩段
三、中隔墙顶部构造复杂,如何做好墙顶防水是长 100 m。隧道围岩岩性为砂岩、粉砂岩、泥岩
一个施工难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做及碎石土,节理发育。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及
①中导洞; ②中隔墙基础; ③中隔墙墙身; ④中导洞临时支撑; ⑤主隧道;
⑥主隧道衬砌; ⑦仰拱; ⑧主隧道初期支护; ⑨C10 混凝土。
图 1 主隧道与中导洞断面图(单位:cm)
铁道建筑 2002 年第 4 期— 11 —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
<
1
1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孔隙潜水,雨季涌水量较大。地表植被茂盛,山墙基础,并考虑施工作业方便,分上、下两部开
坡较陡。挖:先开挖上半断面,底部预留 0 5~1 m 高;中
导洞贯通后,再跳槽开挖下半断面,初期支护紧
2 施工方案跟。因隧道不长,出碴采用装载机装运,施工中
利用自然通风。严格遵循“弱爆破、短进尺、少
为了探明地质情况,为两主隧道开挖做好扰动、紧封闭”的原则施工,并采取必要的技术
超前地质预报,本隧道采用先贯通中导洞然后措施。
进行两主隧道掘进的施工方法,主隧道二次衬(3) 支护:由于隧道在Ⅱ、Ⅲ类围岩内通过,
砌采用先墙后拱法施工。施工工序如下:施工地质条件较差,整个隧道又处于浅埋段,施工中
准备→中导洞钻爆开挖→临时支护→中导洞贯必须做到支护紧跟,勤于量测; 开挖前用 42
通→中隔墙灌注→主隧道掘进、初期支护→中 mm、厚 4 mm 小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小导管
导洞顶部防水处理、回填→中导洞临时支护拆长 3 5 m ,拱部沿纵向每隔一榀格栅安设一环,
除→主隧道二次
双跨连拱隧道的中隔墙施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