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在学习者收获,在感悟中提升
——赴上海华东师大高级研修学习体会
非常感谢教育局和学校给我这次去上海学习的机会。在
没参加学习培训前,面对如今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作为一名已有11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我曾迷茫过、困惑过,也对教育工作产生过倦怠心理,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失去了目标,无所适从。而此次上海学习之行,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犹如在我心田下了一场雨,久逢甘霖。教授、专家、优秀校长们那些充满哲理的思考和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使我深深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增强信心、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下面,我就本次学习的所感、所思、所悟和所获具体的谈谈。
一、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上海的这几天无论是过马路,还是乘地铁我都能感受
到人群脚步的匆匆,我慢慢的走着,他们却是跑着。在地铁上很多人不是在聊天而是看书或打开电脑工作。上海犹如一个快速旋转的球体,让你感到坐不住,悠闲不得。无意中你就会被带到一种现代生活节奏的状态。
我想我们真的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番我们的学习
了。以前,我也知道学习的必要性,但却没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总以各种借口被动地学习,功利地学习。这一次上海学习之旅,在专家、教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人格魅力的熏陶下,在那一堂堂幽默风趣而又充满哲理的课上,在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知识养分的氛围中,我对学习产生了期待,并有了强烈的认知。只有学习,我们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和提升。通过参与活动,进行思考和反思,对所学的东西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联结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东西。总而言之,此次学习让我有一种快速成长的快乐与收获。
二、观念的革新
回想李正涛教授教我们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1、课堂生长的前提。一是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基于学生立场,认真解读学生。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例如:学生已有什么?学生缺什么?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差异是什么?三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2、生长的方式
(1)开放的生长。什么是开放?一是从教师向学生开放,把课堂放给学生,时间放给学生,空间放给学生,权力放给学生,课堂向每个学生开放。二是由唯一性向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三是由书本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向体验和经验开放
(2)扎实的生长。一是扎实在于清晰,目标清晰,思路清晰,方法清晰,学生清晰,指令和要求清晰。二是扎实在于细致,比如有效的小组合作包括以下四步:从两两合作开始,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组际互动。三是扎实在于生成,从点状生成到整体生成,从个体生成到全体生成,从浅层生成到深层生存,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四是扎实在于停顿。五是扎实在于持续。六是扎实在于运用。七是扎实在于及时反馈。八是扎实在于写练。
(3)优美的生长。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 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
(4)温暖的生长。让课堂充满温暖的气息。有生长气息的课时教师与学生共同生长的课。
再回想周彬博士的讲座,他用一个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建构学生知识的人始终是学生自己,奠基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不但不是教师,更不是学生自己,而是学生父母。教师只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责任人。学生可改变空间最大的是学科情感,而学科情感也是学生学
习的前提;学习方法虽然可以改变,但学习方法极具个性,更需要学生琢磨;学生学科兴趣的责任人是教师;学生学习方法的责任人是学生;学生智商的责任人是父母。学生智商基本不可改变的。
周教授用极其滑稽的语言给我们分析当前老师们关注的学生成绩问题,他说学习成绩=兴趣*方法*智商。那我们应该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现在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强迫+训练。他给我们这些徘徊在学习与教学之间老师们很大启示:
1、当教师全力以赴在学生身上时,失去的却是自己的能力;当教师对学生无私奉献时,学生却在养成无偿占有的习惯。因此,教师是在课堂上影响学生,而不是教育学生。
2、辛勤耕耘:为学生负责还是为自己负责
(1)教师的专业价值何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问题。
(2)教师的专业标准何在?人类的生存靠体力、精力与智力,越稀缺越有价值。评判教师的专业标准是什么呢?体力与精力,而非智力。越勤奋,越努力,越受表扬;越理性,越有效,越批评。体力表态,智力表知,态度为人,知识为已。
3、透过学生看教师:教师不是不懂自己,而是不懂学生,教师不是演员,只要赢得别人的欣赏就行了,他还要将演
上海培训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