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升本教育.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起初对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设想
以“先学后教”“双学”式自主课堂教学构想形成“学生自学,师生、生生等多形式的互学”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以“预习—交流—练习”三个环节为主体,体现“预知—固知—深知—用知”这一教学思想。
具体来说:
一、自学阶段(课前)
1、课前预习阶段。课前一份预习文案,预习新知;文案内容主要是下一课的知识的重点、难点,涉及要达到的知识目标、预习准备,一是作为当天晚上的预习作业,二是作为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的提纲之用,对于预习内容,可以看书自学,也可以在家中请教他人。用文稿代替口头预习作业,我觉得既可以让学生对新内容有抓手,又可以防止其不预习,而最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二、互学阶段
2、课堂交流阶段。(约25分钟)
A、课上小组交流文案,巩固新知;
B、交流后的全班汇报与教师适时点拨讲解,达到深化新知的目的;
针对知识难易,可以先让学生看书,然后再在小组中交流预习文稿,重点突出解决“为什么?”小组交流的目的:一是防止一些个别学生对文稿的应付;二是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之其所以然,对知识有进一步的掌握。接下来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组间进行重点知识的汇报,对于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以此作为新授知识的系统梳理,进而突破难点,全面掌握理解。
3、当堂训练阶段。(约15分钟)
A、当堂练习,检验学生应用新知的能力;主要是一些应用型知识的巩固练习,作为对新知的掌握、理解的再次验证,做到真正学以致用。最后指导发放下一节课知识内容的预习文稿。
B、课堂的后5分钟发放下一课预习文案,指导预习方法,实现课上课下自主学习的循环。
生本教育研究网
一、什么是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
二、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三、生本教育的三个基本观念
⑴学习的发生之处是学生,学生是最大的教学资源。
⑵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是“最合脚的鞋子”。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曾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⑶学生快乐、美好的学习生活,是德育的真正基础。
产生德育问题的一个重大根源,是由于教学不当而造成的学生厌学、受压抑、无心向学。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意气风发、努力向上时,德育工作就有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基础。学生美好德行的建立、人格的建树,不能依靠外在的说教,而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去实现。
四、生本课堂: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
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流序”。
(一)“四突出”
1、突出学生
2、突出学习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
(二)“三转变”
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

升本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80 KB
  • 时间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