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思考.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思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著名的科学论断之一。党的十九大将“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了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在总纲中增加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这一表述。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努力打造“美丽HH”、“幸福HH”,HH区QQ镇政协小组全体成员更加关注家乡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
我们通过座谈、实地走访考察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共走访9个行政村,发放调查问卷660份,回收有效问卷575份,在对调研情况和调查问卷进行认真分析、提炼、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改善乡村环境卫生的调查报告:
一、主要问题
1、生活污染多种多样,生活环境差。生活垃圾随处乱丢。
一是受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影响,很多村民随地乱丢垃圾习以为常。路边、沟渠、河岸及村道路边、屋前屋后、树下、洼地成了垃圾场。由于农民环境卫生意识不高,存在随时随地乱丢垃圾的陋习,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公共场所,街道、房前屋后,到处乱丢生活垃圾,有些生活垃圾常一烧了之,造成大气污染。有些垃圾
长年度堆积,日晒雨淋,得不到及时清扫,就会臭气熏天,流经QQ镇镇里的唯一一条河已经受到严重污染,河面上漂浮着白色垃圾,河
水泛着绿色,一到夏天,居民无不掩鼻而过,这条河是农村卫生状况的一个缩影。二是住宅与禽畜圈舍混杂,虽然多数农户通过房屋改造实现了人畜分离,但受传统养殖习惯影响和防盗需要,在屋前屋后修建禽畜圈舍的情况仍然普遍,动物粪便和冲洗圈舍的污水随意排入露天沟渠。据调查,QQ镇农村家畜大部分村庄都是放养,与人混居,牛棚建在院子里,鸡、鸭、鹅满院跑,蚊子苍蝇满天飞,禽畜粪便举目可见,遇到下雨天,就会粪水一片,极不卫生,形成了细菌、“四害”孳生的大本营,危害农民身体健康。三是建筑垃圾随意遗弃。村民建盖新房产生的砖头、水泥块、瓷砖、砂石等废弃材料在房前屋后长期乱堆乱放。
部分群众认为自家门外、道路等公共场所不占白不占,把建材、农家肥直接堆放在道路边上,一下就占去大半条村道,有的一放就是半年度、一年度,有的甚至是几年度,逐渐形成了卫生死角、藏污纳垢之处。
2、农业垃圾日益增多,面源污染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普及发展,很多农村群众不再使用传统的农家肥种植,而是完全依靠农药杀虫、化肥催肥养苗、地膜提速增效等短平快的方式。加之环保意识不强,每当瓜果、蔬菜、粮食耕种和收获季节,
化肥袋、农用地膜、农药瓶、瓜果保护膜随地置放或做简单掩埋处理,河道、灌溉沟渠、田边地角农药包装袋和塑料瓶随处可见,化肥农药污染、白色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加剧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的污染,使农村的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
3、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资金投入少。近几年度来,区委、区政府持续实施了一系列的农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但由于村级分散、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琐碎而繁重、项目资金偏紧、群众筹资困难等原因,现有的环卫公共设施无法承载日益增多的垃圾。比如还没有建成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设施覆盖率偏低。村社环卫清运设施配套不足,排污设施及配套管网跟不上,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作相对滞后;垃圾收集设施设置不合理,很少根据村民的居住特点来布

关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r520520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09-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