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会学农村研究-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问题.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问题


。数千年来直到20世纪中叶,农业一直是经济的主要构成,农村人口始终占总人口的主体部分。建国以后,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化和城市化过程,特别是经过了改革20年期间经济的高速,我国的非农产业(工业和服务业)迅速扩大,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的比重因此由建国初期的51%(1952年)降低到仅仅16%(2000年)。但与此不成比例的是,迄今为止农业劳动力仍然占了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50%,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仍然占有64%的比重(见表1)。和发达国家相比,%,%,%,%(均为1999年数)。全国仍然有一半人口依赖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6%的农业为生,这说明农村和农民仍然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也说明了解决城乡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迫切性。
以上数据所显示的我国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巨大反差,以及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从业人员相对数量的巨大反差,反映出在农业部门仍然存在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我国仍然面临着尽快发展非农产业以吸收大量农业劳动力,以及推进城市化以大量转移农村人口的艰巨任务。由于大量劳动力仍然滞留在农村和农业部门,主要依赖有限的耕地为生,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非常低下。,却有3亿多农业劳动力;,劳均粮食产量大约是美国的百分之一。2000年,我国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2253元,只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80年代曾经显著缩小。但自90年代以来,差距再次扩大,到目前相对差距甚至超过了改革前的水平。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或停滞,已经成为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从1978年改革开始到80年代中期,由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及乡镇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以15%的年增长幅度迅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但在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期间,随着农村改革的剩余潜力逐渐释放和城市改革加快,同时也由于缺乏农村后续改革措施以及某些政策方面的缺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持续扩大的趋势。在改革初期的1978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镇人均收入的39%,到1885年该比例一度提高到54%;而到2000年,这个比例进一步下降到36%.这其中,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农村的问题更加突出。按各省加权平均,西部农村人均收入已经下降到只相当于城镇人均收入的30%(见表2)。西部农村人均收入的相对下降也导致了东西部之间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并成为东西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1980年,西部地区农村人均收入相当于东部地区的70%,到2000年农村人均收入下降到只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0%(见表3)。
同80年代前半期农村人均收入迅速增长相比,后一个阶段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的以下部分将着重讨论农村收入的几个主要因素。 、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长期以来居于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多年来虽然经过结构调整,其比重显著下降,目前仅粮食产值仍然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3,占农业总产值的1/3强。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

社会学农村研究-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9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8-09-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