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高端业态收入稳定增长
海淀农民自办科技园
本报讯(记者 王海燕)海淀北部开发,不让农民吃亏。按照“一镇一园”的布局,四个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办的科技园将于明年启动建设,农民可以从自办科技园中获得稳定、持久的经济收益。这是记者从正在召开的海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了解到的。
海淀北部,即海淀百望山以北区域,占区域面积的二分之一。北部分布着温泉、上庄、苏家坨、西北旺四个镇,6万农业人口,和海淀南部繁华的中心城区相比,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
2009年,海淀北部被纳入中关村核心区,地区大开发随即启动,一批大项目、大企业落户北部。在这次人代会上,海淀区代区长隋振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海淀北部已从传统农业区转变为初具影响力的创新基地。
北部开发,不可避免会涉及村庄的拆迁腾退。为给高科技园区建设腾地儿,首批8个村庄的搬迁腾退工作已经启动。先于村庄腾退,农民安置房已于2010年底启动建设,农民将集体搬迁上楼。
搬迁上楼后,农民如何获得长久、稳定的经济收入?海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已经制定了土地征占补偿机制和土地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可通过自办科技产业园获得持续稳定的经济收益。
据介绍,海淀北部四镇,将按照“一镇一园”的布局,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办科技园。园区规模和辖区农业人口数量挂钩,“保证农民人均享有50平方米的集体产业用地”,预计农民自办园区总规模在3至5平方公里。
明年,北部四镇集体产业园将启动起步区的开发建设。记者从海淀北部办了解到,农民集体产业园开发将采取多种模式,“目前,海淀北部的翠湖科技园、永丰科技园正在进行开发建设,农民产业园可以委托这些大型科技园区的开发企业一并进行土地的一级开发,做成‘熟地’后,再由村集体自行建设厂房。也可以由开发企业建成统一的标准厂房,由村集体来负责对外租赁。”
海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办产业园,海淀区在之前的四季青玉泉慧谷科技园、东升科技园建设中,已经积累了成功经验。以东升科技园为例,这是海淀区东升乡自主开发建设的全市唯一以“中关村”命名
东升科技园(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