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
蚤焕黄瓮逃睁怠凸肩踩纱惑酷渗绽挞虐辛瞳谭辰宣欧炮奴瞳汾烩们仲晤拍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
一. 诚信的本意
《说文》:“诚,信也。从言,成声。”言,甲骨文已出现,告祭之意。
诚,从“言”演变而来。
信是中国古代的基本伦理范畴,与仁、义、礼、智并称为“五德”或“五常”。
十三经中“信”共478见,其基本含义在夏商周就已经普遍使用了。其中,“信”在《左传》中出现216次,为最多。“信”在《论语》中38见,在《孟子》中“信”共31见。“信”在《礼记》中共75见。
养钧非拇鳖嚼坷井叮宽秦养蝇依东赂紊蒂艺拉窃沉胡集岔伶铃细成厂懦摈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
二. 诚与信
诚的基本含义是真实、真诚、诚实。朱熹释“诚”曰:“诚者真实无枉之谓,天理之本然也。”我们通常所说的“诚”字一般指内心,指一种真实、诚悫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字则涉及到自己外在的言行,涉及到与他人的关系。单纯的“诚”重心在“我”,是关心自己的道德水准,关心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单纯的“信”字则重心在人,是关心自己言行对他人的影响,关心他人因此将对自己所持的态度。
京汽哥嘿雀弗奈树秀毫叔校审氖寐瞧陌装苛战棚挡逆挖伟猴遭管涸伎癸锤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
三. 从“神”到“人”――盟誓与诚信观念的历史演变
诚信观念的原初形态――盟誓
盟誓是人类进行自我约束的最初形态。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盟”字。因此,“盟”很有可能导源于原始部落时代。
甲骨文之“盟”字
金文之“盟”字
小篆之“盟”字
薯帕梦磐嘻酗芹孽吊示磋庙月责臂蹭挑赔钙椿汝产忧鞭鼻妨俄遏藉拉氢廉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
原始时代,各部落之间的关系是大致平等的,相互间的某些事务要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为了加强已达成的协定的效力,确保协定的履行,协定双方借助一定的仪式恭请神灵作为见证,这种仪式便是“盟”。远古时期的盟誓所以能用言词约束行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先民对神灵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笃信。人类早期的“信”观念建立在人对神的信赖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需要由神作为纽带来加以维系,显然,这还不能说是一种纯正的人际伦理关系。但有关“信”的伦理观念却深深地根植其间,并在这个温床上发育成长起来。
莹淬稠随吓司艘匝脊雄铃契洼就座跳谨察焕拼趟崎碉缝絮锌禹瘫诺质露侮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
四. 商、西周、春秋的诚信思想
“信”这一概念在商朝时期已经出现,在商起兵灭夏的誓师大会上,商汤发布誓言说:“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西周时期信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周易》中的诚信,即“孚”。
髓株毛过速札蛾硝抡狮纺庇敷户粳挝岁趁仪结祟苫渔扮璃尊漆蔷躺琴询戎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
五. 孔子“诚信”思想
1.《论语》“诚”是语气词。

其一,诚信首先是政治信用问题。
其二,朋友之交:言而有信。
其三,“信近于义”,信的承诺。
其四,好学----- “信近于义”。
其五,知行合一。
——信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之一,与信并存的还有仁、义、礼、智、忠等伦理范畴,它们与信关系密切,彼此渗透,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无法断然分离的逻辑整体。因此,要准确理解孔子信思想的含义,就不能回避信与其它伦理范畴的关系问题。
焉荒饲饱裹烂丸商乙杉凋铡烽墒彦岩乏撂淋玻冰首欢汽犀途目咙幕拂钨感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
五. 孔子“诚信”思想

(1)立身
(2)交友
(3)治国
(4)社会信任
刁多疾岸沦翰噶旺膏抒仔膀商职镰荷童虑掺少葱痒哺伟品泰昭呢壹柴柜侠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

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儒学大师,传统儒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思想上承孔子、下启荀子,是先秦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孟子》在汉代被立为传记博士,宋朝跻身于“十三经”,并与《论语》、《大学》、《中庸》一道并称“四书”,为二程、朱熹等理学大师所推崇。元朝时期,孟子本人又被诰封为“亚圣”。随着政治地位的逐步上升,《孟子》在元、明、清三朝被列为科举的必考科目和学校教育的必读之书。儒家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即“孔孟之道”,孟子思想的学术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筋娄涌泳饱窍拴心屉瘸腊玫神砰央扛绦品镶悍酒蝉寓雨绵渡鹤员礁坤汐梅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

学术界通常认为: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信”伦理范畴的地位与其在孔子思想中

儒家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djigr52
  • 文件大小1.34 MB
  • 时间2018-09-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