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高职教育衔接方法的探索与研究.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高职教育衔接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可以构建完善、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针对课程衔接、招生与学制衔接、培养目标衔接、专业设置衔接四个方面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衔接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206-01
一、中高职教育课程设置衔接
针对目前中高职教育课程的衔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课程结构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要进行压缩,适当加大专业课课时,突出应用性,使学的理论知识够用,有职业适应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根绝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对文化课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职业教育需要为准。(2)可以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例如英国采取将一门课程分为六个从低到高的有机衔接的模块,前三个模块供中职教育使用,后三个模块供高职教育使用,这样就使课程设置具有流畅的延续性,也不会出现重复设置。
二、招生与就业的衔接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国外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经验,在高职对口招生考试时,专业技能的考核和文化课的考核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课的考核要同时兼顾职业高中、中专、技校三类学校的教材,制定出统一的考试大纲,文化课考试难度不能太大,文化课考试所占总分值比例也不能太高,以适应高职学习的基础为准。为避免中职教育走入
“应试教育”的误区,可以采取多种招生形式,例如《河南省2012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规定2012年有7所高职院校获取单独招生资格,考生参加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即可被直接录取,无需高考。单招考核由文化科目考试和职业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文化科目考试由试点院校单独或联合组织进行,职业技能考核由试点院校单独组织进行。按照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录取,不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考生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职院校的招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实现“宽进严出”的制度。中职学生可以凭借其在中职阶段累计的各科考试成绩报考高职院校,在毕业时无需再参加统一考试。如果一次考试没有通过,则可以在一定的年限内参加多次考试,放宽报考条件,允许非应届中职毕业生报考高职,从根本上突破中职学生升学限制,从而为中高职之间从注重学历的衔接转向注重内涵的衔接创造有利条件。在就业方面,学校应当实行校企联合和中、高职联姻,建立就业、管理、教学、招生一条龙的育人模式。为了解决学习与继续深造、培养与就业的脱节问题,采取校企结合、中高职联姻,要实行按需培养,按需招生,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应当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实行选拔式升学与就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加强进行培养,要能够科学利用实践基地,解决生产实践、教学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三、培养目标衔接
要想做好中高职教育的科学衔接就应当对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上既要有层次性,也要有一致性,中等职业教育核心是强调培养操作型、技能型、应用型的中级人才,强调的是学生拥有一技之长。高等职业院校定位是高技能性、高层次性,强调是培养高技能型、管理型、应用型人才,要比中等职业教育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更深更广的专

中高职教育衔接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