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
为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各级医师施行手术的责任心,达到安全满意的治疗效果和培养外科医师的目的。根据相关部门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该制度。
分级管理原则
1、各科室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相应调整其手术范围。
《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二、手术分类。依据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将手术分为四类:
1、四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2、三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3、二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4、一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三、手术审批权限
1、普通手术:原则上经术前小结、术前讨论,由本科上一级医师审批。
2、特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备案,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领导审批。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主管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四、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四类手术。
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三、四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第二类手术。
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二、三、四类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一类手术。
4、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二、三、四类手术,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一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一类手术、开展新的手术。
5、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各类手术,特别是完成开展新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五、相关程序:
1、根据手术医师级别变动及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科室管理小组将适时组织手术权限的再评估工作,并履行申请审批程序,扩大申请医师相应的手术权限。
具体程序如下:申请人完成规定手术例数后,填写《手术权限申报表》,注明完成手术名称及数量;撰写手术体会,内容包括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步骤的认识等;填写《手术权限申报表》后交科主任,科主任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同意后则签署意见上报医教科。医教科根据其职称、手术权限申报材料等申报条件予以审核,对符合要求者报技术管理委员会;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根据手术权限审批条件,结合申请人围手术期水平、手术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审批意见。
2、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确定因为一年内手术医师存在医疗过失行为而导致非计划再次手术达到2例者,医院将降低其手术权限一级或限制其部分手术权限3至6个月。
3、手术医师不得超权限实施手术,否则给予通报批评或降低、暂停手术权限3个月至1年等处罚。
4、发生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手术医师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妇科
一级手术
、、、、、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
二级手术
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2.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3. 经腹子宫肌瘤剜出术4.
三级手术
1. 尿瘘、粪瘘修补术2. 一般宫腔镜手术3. 阔韧带肌瘤、囊肿切除术4. 单纯外阴切除术5. 子宫脱垂悬吊术或经阴道修补术6. 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7. 子宫扩大、广泛、次广泛切除术8. 外阴广泛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9.
四级手术
1. 盆腔清扫术2.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4. 复杂卵巢癌、绒癌根治术5. 外阴阴道成形术6. 外阴重建术7.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10 产科
一级手术
1. 会阴侧切及会阴侧切缝合术2. 会阴Ⅰ、Ⅱ度裂伤修补术3. 古典式剖宫产术4. 引产术5. 胎头吸引术6. 常规助产
二级手术
1. 子宫裂伤修补术2. 臀位牵引术3. 人工胎盘剥离术4.
三级手术
1. 腹膜外剖宫产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3. 晚期妊娠子宫破裂手术4. 、肿
手术分科分级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