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怀念父亲李昌.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怀念父亲李昌
父亲作为一名革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保持理性的特质始终没有变。
父亲是一个心底无私、光明磊落、勇于坚持真理的革命战士。
2010 年9 月3 日,亲爱的父亲走过了他96 年的人生,离别了我们。
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一生。
他79 年的革命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
父亲走上革命的道路,不是因为眼前的生计所迫,而是为了抗日救亡、实现民主自由的理想。父亲出生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国民党独裁统治,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他幼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年轻时就是一个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热血青年。1931 年“九?一八”事变,使年仅17 岁的父亲警醒,毅然投身爱国运动。1933 年在上海就读同济大学高中部时期,他三次参加了学生赴南京的请愿,要求蒋介石救国抗日,同年加入了共青团。1935 年,在清华大学读书的父亲,不惜中断学业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参加“一二?九”运动,并组织南下宣传团,一路发动群众,播撒抗日的种子,是当时进步学生当中著名的“铁鹰大队长”。后来父亲被推选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长,成长为一代学生领袖。
“一二?九”运动中左翼青年的抗日救亡、反对独裁腐败、争取民主自由的政治诉求,与共产党宗旨有很高的一致性,使父亲很快就加入到共产党的行列,并与
“一二?九”运动成长起来的先进知识分子一起,成为延安革命圣地的一支重要的新生的革命力量。父亲在党内接受了马列主义理论,转战南北,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成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
父亲作为一名革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保持理性的特质始终没有变。父亲进入党的高层,无可回避地被卷入党内斗争。1975 年邓小平重新主持工作,开展“全面整顿”。7月中央决定派胡耀邦和父亲等三人进驻四人帮插手很深的中国科学院,领导全面工作。在此后短短的三个月里,他们批判极左思潮,解放各级领导干部,大力整顿被严重破坏的中科院,调整班子,落实政策。后来引起广泛影响的一件事,是父亲协助胡耀邦起草《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这是整顿中科院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非常看重,准备将之作为在全国整顿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一个样板。邓专门主持国务院会议听取汇报,汇报中,父亲提出建议:高校直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考试招生,以解决人才培养问题。这其实就是已经废止十年的在“文革”中被批判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父亲的建议可谓大胆。实际上这是1977 年恢复高校招生考试的先声。未几,邓小平的整顿受到严厉指责,被批判为“右倾翻案风”。这一年10 月,随着邓小平再次被打倒,胡耀邦和父亲又被停职反省。这次中科院整顿,前后历时120 天,被称为“百日维新”。《汇报提纲》即刻被四人帮定为“三株大毒草”之一,成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主要批判对象,中科院帮派势力卷土重来,父亲受到残酷批斗。直到四人帮被粉碎后,父亲才恢复工作,担任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和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迎来了
“科学的春天”。在他任职期间,在方毅的赞同和支持下,父亲主张、推动并且实现了科学家担任科学院院长,1981 年,卢嘉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长。
父亲是一个心底无私、光明磊落、勇于坚持真理的革命战士。在1978 年中央工作会上,他吁请中央为197

怀念父亲李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