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扬畜禽夏季报纸文章(一)
母猪产后三联症的防治
母猪产后“三联症”是指母猪产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或少乳综合症。本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尤其是6月~9月份更明显。本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会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就“三联症”的有关症状及其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病因
本病多由于母猪产后护理不严,感染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博氏菌、绿脓杆菌等引起,因营养障碍、代谢紊乱、环境应激等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症状
母猪“三联症”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主要表现在乳房炎,慢性主要是子宫内膜炎,现实生产中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无乳症往往同时并存。为便于认识,下面分别将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无乳症分别描述,但防治时要“三症”一起用药。
1、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子宫黏膜的黏液性炎症,为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的疾病。若不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往往造成母猪发情不正常,或不受孕,或妊娠后易发生流产。
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与慢性子宫内膜炎两种。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全身症状明显,病猪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升高,拱背,频频排尿,时常努责,从阴道内排出带臭味污物、不洁的褐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慢性子宫内膜炎多由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及时转化而来,全身症状不明显,病猪可能周期性从阴道内排出少量混浊的黏液。母猪即使能定期发情,也屡配不孕。
2、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的作用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常发生于产后5天~30天内,尤其夏季母猪最易发生。其危害不仅是患病母猪本身,还引起仔猪发病。临床表现乳房潮红,肿胀,发热,变硬,有疼痛感,不让仔猪吃乳。初期乳汁稀薄,内混有絮状小块;后期乳汁少而浓,混有白色絮状物,有时带血,甚至有黄色脓液,有臭味。严重时乳房溃疡,不分泌乳汁,精神差,食欲不振,体温高。
3、无乳及泌乳不足是母猪产仔后泌乳量明显不足或完全无乳。临床表现母猪乳房松弛,干瘪,乳汁稀薄如水。仔猪吃乳次数增加但吃不饱,仔猪因饿而嘶叫,甚至啃咬其他仔猪。病程稍长,对仔猪危害较大,因无乳或缺乳仔猪迅速消瘦、衰竭或因感染疾病而死亡。
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母猪产后三联症,结合临床实际而推荐下列防治方案(该处方经多数大规模猪场应用后,有效预防母猪产后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达95%以上)。
预防性给药
,每头母猪一次肌注15ml产炎康,每日一次,连用2天。
2、于产前产后各7天每吨母猪饲料添加并必灵1000g+速康1000g混饲,以有效防治产后细菌感染。
治疗性给药
1、对于子宫内膜炎可采用抗生素疗法和子宫冲洗法。
(1)对于出现全身症状的母猪,可肌注呼泰20ml/头,1日1次,连用2天~3天;或
产炎康每日肌注一次,每次两支,连用2-3天。
(2)清除滞留在子宫内炎性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新洁尔灭、1%碳酸氢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子宫,但冲洗后要及时注射垂体后叶素20-40单位,促进子宫内炎性分泌物排出,然后用20-40毫升注射用水稀释青链霉素各200万单位或阿莫西林4支,注入子宫。注意如出现全身性感染时禁忌冲洗子宫。
。
(1)隔离仔猪,挤出患病乳腺中的乳汁,用10%鱼石脂软膏、10%樟脑
母猪产后三联症的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