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外交:中南半岛形势不妙】
越共十二大选举未出结果,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已是新任总书记的唯一人选。不过越南官媒也谈及越南选举机制的复杂性,称在党代会结束之前,仍然可以提名一名候选人。但不管怎样,在美衡”政策的拉拢下,越美关系的改善已不可逆转。而今日一条印越合作的新闻更是引起轩然大波。越南外交部已承认,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将会为建设在胡志明市的卫星数据追踪和接收中心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用于监控印度卫星发射情况。一名参与计划的印度政府官员表示,越南可以从覆盖中国和南海的印度的地球观测卫星获取图像,且可以在不经过印度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卫星的遥感数据。后续,越南和印度还将有进一步巩固两国安全关系的协定,形成中南半岛地缘关系变化的新组合。
老挝的变化也值得关注。作为越南的邻国,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月22日闭幕,而有“亲越”色彩的。老挝新领导层人选所透露的重越亲华倾向已显露无疑。老挝与越南一直保持着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这种关系起源于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越南共产党的创立,发展于两国共同抗击法国殖民主义者、争取国家独立和统一的历史进程中,确立于《老越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老挝在对外战略上受越南因素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20世纪70年代,老挝就站在了越南和苏联一边,采取敌视和扼制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国对越发动自卫反击战后,老挝政府随即表示支持越南政府,并撤销新华社万象分社,驱逐中者,单方面停止中国援建老挝的各种项目工程。1月24日,作为亚洲之行的第一站,美国国务卿克里抵达老挝,时间恰好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时机选择可谓精巧。有美国媒体已爆料,克里在老挝与政府总理举行会谈时,老挝已经决定帮助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打击中国的信心和立场(Laos assures US it will help counter Chinese assertiveness)。
从政治地理视角来看,中南半岛是大国争夺的“边缘地带”和缓冲区,也是海权和陆权的交汇处,地缘位置十分重要。中南半岛是中洋和印度洋出海口的必经之地。而目前处于半岛关键位置、彼此间存在紧密关系的越、老两国,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离中”倾向,并加强与印、美两国的合作,这不得不引起中国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而安邦咨询(ANBOUND)早于2008年就已启动的新丝绸之路研究计划中,对于中南半岛的前景早就做出过分析结论,“项目外交”与大战略是格格不入的两种模式下的东西,如果中国继续在中南半岛以
“项目外交”推进“一带一路”的话,各种出“人”意料的后果将会频现。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美国“重返”亚太,已将中南半岛置于重要的登陆基地。印度也不忘利用其作为监督中台。中国需要对中南半岛国家的“离心”倾向表示警惕。今年老挝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加之近两年来中越间因南海问题的种种不愉快,不排除东盟国家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AZY)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达沃斯会议后,中国总理加大与国际市场沟通】
在不久前结束的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多位金融界巨头批评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缺乏与世界的沟通,不透明的政策体系成为当前国际市场的风险来源。最有影响力的批评来自IMF总裁
中国周边外交:中南半岛形势不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