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国潮
课堂习作的指导是一项面对全体学生的工作,一般而言,面对的是学生习作中的普遍问
题。但事实情况是,学生习作是一件个性极强的工作,无论从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还是用
字用词,都带有极强的个性气质,不可能有两个学生写出一模一样的作文来。
为此,指导学生“怎么写”作文就成为一件“因人因文设教”的事,而并不是一种写作
规律的验证和写作知识的实际应用、传递。
我们经常会在作文课堂上看到教师把具体的写作知识呈现出来,让学生按着写作知识的
提示进行作文, 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 即便是有了这些知识,
学生写作依旧是困难重重。 知识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帮助, 反而很有可能成为学生写作的桎梏。
一句话,“怎么写”不等同于写作知识教学。那么, “怎么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
们试图通过一个学生的作文个案来作分析。通过个案分析,不仅可以深入地窥见学生习作教
学“怎么写”的相关问题,还能使这种分析获得更加普遍的意义。
精彩课堂
课堂上有我们的喜怒哀乐,课堂上的趣事说也说不尽,每天的课堂迥然不同。
从这个题目来看,可以有这样几种构思的路径:一是写一节精彩非凡、印象深刻的课,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 课堂如何精彩, 在内容的取舍上, 缺少对教学行为的认识, 在方法上,
场面描写、对话描写等还明显不足,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二是把“精彩”作为对课堂
的一种总体上的感悟,并不局限于一堂具体的课,这样在取材上就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
可见,看起来是审题,实际上是对什么是“课堂精彩”的理解问题。从这段文字中可以
明显看出在作者的心目中,课堂的精彩并不是这堂课多么令人难忘,或者是教师的表现如何
出色, 而在于其中有 “我们的喜怒哀乐” ,在于每一堂课的迥然不同。 有了这样的认识才有了
“怎么写”这篇文章的总体考虑。
所以,关于如何审题的知识并不能完全解决这样的具体问题。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作文
题的情况都不一样,审题背后要学生对写作内容的认知作出归纳、分析、判断。
这样看来,“怎么写”的问题首先是作者对写作内容的认识,正如严羽《沧浪诗话》中所
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 ”没有认识, 就没有具体的角度, 也就没有内容, 更谈不上如何写。
这一点,光靠写作知识的教学是没有办法达到的。
无聊的英语课,总是成为开小差的人最多的时候。这不,正当灵魂出窍、梦游他乡时,
突然响起一声“砰”的关门声,紧接着传来英语老师那清脆而又尖细的高分贝声音,我们的
灵魂立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只见英语老师满脸通红,眉头皱起,凶巴巴地瞪着我们我们一
个个都挺直腰板,装作在认真听课,可是英语老师不吃这一套,开始发火她在讲台上叽里咕
噜、疾言厉色地发泄了一阵子,又开始讲课,可是她余怒未消, “啪”的一下把粉笔擦扔到了
地上,我们个个都打了个寒战。这节英语课比看恐怖片还让人惊魂未定、
作文的基调定下来之后, 接下去就是选择什么材料来写和如何生动地用文字表现的问题,
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写具体” 。
作者对材料的选择比较出乎意料,好像并不是从“精彩”上着眼,而是呈现了一位“重
口味” 的英语教师, 她严厉得有些过分, 而且并没有多少课堂艺术, 以至于对她的评价是 “无
聊”,是一种 “发泄”。作者似乎发现了英语课中的这一个 “情绪
“怎么写”不等同于写作知识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