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铝铸造基本知识培训教程
铸造安全生产基本常识
铸造生产工艺
铸造设备及工具
普通铝锭铸造培训
铸造基本理论知识
一、结晶的理论知识
金属铸锭(件)组织与缺陷
在实际生产中,液态金属被浇注到锭模中便得到铸锭,而注入到铸型模具中成型则得到铸件。铸锭(件)的组织及其存在的缺陷对其加工和使用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铸造基本理论知识
1、金属铸锭组织的形成
金属铸锭通常由三个晶粒区所组成:表面细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
1)表面细晶区
当液态金属注入金属锭模后,由于模壁温度较低,使与它接触的很薄一层液
态金属发生强烈的过冷,形成大量的晶核,这些品核迅速生长到互相接触,
因此铸锭表层获得了细小的等轴晶粒。
2)柱状晶区
在细晶区形成的同时,模壁温度不断升高,使剩余液态金属的冷却逐渐减
慢,并且由于结晶潜热的释放,使细晶区前沿液体的过冷度减小,形核变得
困难,而细晶区已生成的晶粒,可以继续向液体中生长。由于垂直于模壁方
向的散热速度最快,那些晶轴与模壁垂直的晶粒就会沿着散热相反方向择优
长大,从而获得了柱状晶区。
3)中心等轴晶区
随柱状晶区的长大,模壁温度升高,散热的方向性已不明显,同时锭模中心
部分的液态金属的温度逐渐降低并渐趋均匀,最终几乎同时进入过冷状态,
并以非均匀方式形核,由于在不同方向上的生长速度相同,因而便形成了等
轴晶粒。中心部分的液态金属的冷却速度较慢,过冷度较小,故晶粒就较粗
大。
铸造基本理论知识
铸造基本理论知识
等轴晶区
柱状晶区
中心等轴晶区
铸锭组织的性能与控制
铸锭的细晶粒,组织较致密,机械性能较好。但由于细晶区总是比较薄的,
故对整个铸锭的性能影响不大。
在柱状晶区中,因为相互平行的柱状晶的接触面及相邻垂直的技状晶区的交
界面较为脆弱,并常聚集着易熔杂质和非会属夹杂物,使铸锭在热压力加工
时,容易沿这些脆弱面开裂。因此钢锭一般不希望柱状晶区过大。但是,柱
状晶组织比较致密。它不象等轴晶那样容易形成疏松。因此,对塑性较好的
有色金属,有时为了获得较致密的铸锭。反而要使柱状晶区扩大。因为在热
压力加工时,由于这些金属本身具有良好的塑性,不致于发生开裂。
等轴晶区由于在结晶时没有择优取向,故不存在上述那种脆弱的交界面,而
方向不同的晶粒彼此交错咬合,各方向上的机械性能均较好。但由于各个等
轴晶粒在生长过程中互相交叉,有可能造成许多封闭的小区,并将残留在这
些小区中的液体相互隔绝起来。当这些液体结晶收缩时,由于得不到外界液
体的补充。就形成很多微小的缩孔(缩松)。因此,等轴晶区的组织就比较
疏松。这又使该区的机械性能降低。
合金铸锭的组织与合金成分和浇注条件等因素有关。一般提高浇注温度、加
快冷却速度和采用方向性散热等措施,都有利于柱状晶区的发展。而浇注温
度低、冷却速度慢、均匀散热、变质处理和附加振动、搅拌等则有利于等轴
晶区的发展。
铸造基本理论知识
铸造缺陷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有缩孔、气孔、疏松、偏析、夹渣、白点等,它们对性能是有害的。
1)缩孔:缩孔是由于液态金属结晶时体积收缩且补缩不足造成的。可通过改变结晶时的冷却条件和加冒口等来进行控制。钢锭出现缩孔在锻轧前应切除。
2)偏析:合金中各部分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偏析。铸锭(件)在结晶时,由于各部位结晶先后顺序不同,合金中的低熔点元素偏聚于最终结晶区,造成宏观上的成分不均匀,称宏观偏析。适当控制浇注温度和结晶速度可减轻宏观偏析。
3)气孔:气孔是指液态金属中溶解的气体或
反应生成的气体在结晶时未逸出而存留于铸锭(件)中
的气泡。铸锭中的封闭的气孔可在热加工时焊合,
张开的气孔需要切除。铸件中出现气孔则只能报废。
4)夹杂物
铸造基本理论知识
铝铸造常见产品简介
圆棒产品
扁锭产品
铝锭产品
铝板带产品
二、铝铸造生产工艺概述 铝电解槽中生产出的原铝,在质量上相差较大。另外,还含有一些金属杂质、气体和非金属固态夹杂物。
铝锭铸造的任务是提高低品位铝液的利用率,并尽可能除去其中的杂质。原铝中的杂质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金属元素,如铁、硅、铜、钙、镁、钛、钒、硼、镍、锌、镓、锡、铅、磷等,其中主要元素是铁和硅;
第二类是非金屑固态夹杂物,Al2O3,AlN和Al4C3;
第三类是气体,H2,CO2,CO,CH4,N2,其中主要的是H2。在660℃下,。
铸造基本理论知识
铸造基本理论知识
气体在铝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从电解槽吸出的铝液,都要经过净化处理,清除掉一部分杂质,然后铸成商品铝锭。
铝锭按成分不同分重熔用铝锭、高纯铝锭和铝合金锭三种:按形状和尺寸又可分为条锭、圆锭、板锭
铸造基本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