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桃花扇》读后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桃花扇》读后感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或许晏几道在作这首
《鹧鸪天》 的时候也未曾想到六百多年后会有一部因此词命名的 《桃
花扇》传奇问世并名声大噪。读《桃花扇》我读出了爱恨别离,读出
了家破人亡,读出了历史的悲剧,更读出了作者的悲痛之情。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是凄凉的传奇, 但更是
悲壮的历史,《桃花扇》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是历史的写照,正如
孔尚任所说:“朝政得失,文人聚散, 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作者
生于 1648 年,刚刚经历明亡清兴的过程,桃花扇底写南明,作者将
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恨别离贯穿于短暂的南明朝的建立与灭亡之间,
以二人的爱情做线索,实写南明历史。
作者身处清朝却书写了南明灭亡的往事, 往事历历在目, 处于满
清的高压政治的统治下的汉人们看了有如何不伤心,感叹南明的灭
亡,作者的历史观很明确, 桃花扇一剧形象的刻画出南明朝灭亡前统
治阶层腐化堕落的状态,中国各代王朝的灭亡实际和明代是如出一
辙,“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亡”康熙皇帝还专门派内侍向孔尚任索要
剧本,当看到其中描述南明皇帝耽于声色的情节时,常皱眉顿足说:
“弘光弘光,虽欲不亡,其可得乎!”康熙皇帝从中看到了昏君佞臣
亡国的历史教训。 将这部戏曲作为一本统治者的重要的历史教科书加
以推崇。
我同意作者的历史观,哪怕是放眼 21 世纪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的道理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孔尚任的 《桃花扇》传奇借儿女之
情抒兴亡之感, 故要总结的是亡国的历史教训, 这意味着经过改朝换
代的动乱与变革之后, 作者想借男女爱情故事来阐述其从对历史的反
思中获得的教训和感慨。 就教训而言他力图给清朝统治者提供政治之
道。这一点,孔尚任多次强调说明他经世致用的抱负。
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历史观时,虽然说作者尊重历史,朝政得失,
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 但作者为了戏剧性更改了部分历
史,在这个方面作者有一定的盲区。
在戏曲中的《沉江》部分是一个十分动人之处, 《沉江》主要写
的是史可法, 一心爱国的史可法因被马士英等人排挤, 失势之後自请
督师江北, 前往扬州统筹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江北四镇
军务机宜。 然而,四镇因定策之功而飞扬跋扈,各据地自雄,史可法
与朝廷皆无力管束。四镇尾大不掉、 各自为政,致使明军非但无力进
取,连抵抗满洲建虏南下皆不得要领。崇祯皇帝煤山自杀后,在立谁
为新君的问题上,史可法强烈反对拥立福王,无可奈何势单力薄,统
领四镇有名无实,最后福王的登基宣告其命运悲剧的开始。
福王何许人呢?听听这一段的唱词就知道他是个多么昏庸的皇
帝了,弘光帝登位后只是唱: “寡人登极御宇,将近一年,幸亏四镇
阻挡,流贼不能南下; 虽有叛臣倡议欲立潞藩,昨已捕拿下狱。 目今
外侮不来,内患不生,正在口选淑女,册立正宫,这也都算小事;只
是联独享帝王之尊,无有声色之奉, 端居高拱,好不闷也。”一个正
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国家和一个整天只知玩乐的皇帝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南明朝在短短的一年内便灭亡和这位皇帝不无关系吧。
传奇中, 孔尚任将史可法改成是在听闻福王等已经弃城逃亡, 正
是“气撇下俺断篷船,丢下俺无家犬;叫天呼地千百遍,归无路,进
又难前。”,

《桃花扇》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uixin1314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