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教学反思刘晓琪今天,我终于走上了讲台,讲的的是三级课,我知道这节课对我的意义。看着眼前一双双明亮有神而又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睛,我的心突然开始有些慌,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发颤,我的心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我能让这些孩子们学到知识吗?时间不容我多想,迅速回过神来,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上好这堂课,接着我说到:“同学们好,请坐!”于是,我的第一堂音乐课就在那声颤抖的“上课”声中开始了…… 歌曲《草原上》是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材,是第二课《草原》中的一首歌曲,本课的总目标是通过听、唱、舞、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我在教这首歌曲时,结合郝老师的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多看、多听,去感受内蒙古音乐、歌舞为一体的美,让学生从感官上去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对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为学习歌曲奠定了基础。在教学时,我把握了这个基调,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美的氛围,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了美的享受,充分的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使学生尽情的用自己甜美的声音、愉快心情和赞美的情感,去表现牧民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及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我觉得整节课,效果还算是不错的,同学们不但唱的好,表演的也很到位,富有情感,看出同学们不但基础好,而且还是很投入的去尽情的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完全的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从而也被草原的景美、音乐美、舞美等深深的陶醉。但这节课存在很多不足:由于我紧张,与学生交流不够自然,上课不够投入,对学生评价不够细致,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够确切,音高手势有失误之处等。不过我觉得这也是一次教训,今后要吸取的,决不能再犯此类的错误。通过讲这节课,我深深的反思到,备一节课,一定要想得很周到,不但要设计的好,而且全方位的都要照顾到,事先就要考虑的非常的全面,差一点都是不可取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我要在今后的音乐课教学中,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把学生领进音乐的殿堂,让学生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尽情的去享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无穷的魅力。
《草原上》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