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捂热了楼市?
楼市已热,这并不是一个疑问,而是一种现实。面对突如其来热得烫手的房地产市场,再回顾年初售楼处的门可罗雀,一份疑问不禁油然而生:到底是谁捂热了楼市?
当逐条回放近段时间楼市的诸多“剪影”之后,你我或许都会由衷的感叹,在捂热楼市的这盘棋中,谁都有可能是其中的一枚棋子。
“再不买就涨了”
据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6月22日至24日的3天端午小长假中,全国主要的54个城市新房合计签约套数为17198套,较“五一”%,同比去年的端午小长假,上涨幅度更是达到了103%。
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纷纷指出,6月以来,楼市的“价格底”和“政策底”似乎都已形成,继“金三”、“银四”、“红五”之后,刚需购房者的阶段性释放,进一步染红成交数据。
实际上,就在业界议论刚需是如何撑起这一轮市场成交之时,许多有着迫切购房需求的购房者,已经将积攒多年的存款换做了一张张房产证明。
暂时还在蓟门桥政法大学附近租房居住的赵女士,端午假期终于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心愿,在北京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据赵女士介绍,虽然现在她还不到30岁,可是已经工作了六七年了。“大学毕业来北京之后,就一直在一家民营企业做财务工作,这几年也攒下了二十多万元,今年总算是在北京安家了。
”而赵女士所说的家,就在近期热销的通州区华业东方玫瑰项目。“90平米的户型,14000元/平米左右,总价不到130万。父母支援了一部分钱,加上自己的积蓄,总算交齐了首付款。”赵女士感慨,“还好出手及时,听说现在很多房子都涨了。”
而至今仍没有北京户口的赵女士,也十分庆幸自己多年没有跳槽,“虽说工作年限是够了,但一跳槽,社保就有可能会断交,也就没有购房资格了。”
类似于赵女士这样的购房者其实并不在少数,在楼市“限购”政策要求未取得北京户口的购房者必须提供“连续五年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证明”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购房资格的人数正逐步增加。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当前拥有购买资格的外来刚需人群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购房者的主力。
不仅首次置业的刚需人群主导着楼市的成交,刚改人群也盼望着在房价的低点换一套更合适的房子。
家住回龙观小区的马先生,不久前就在人民大学附近买了一套三居室。马先生表示,这一次换房的主要原因,是为即将面世的小宝宝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相比较原来的社区,人大附近教育资源丰富,更便于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现在也算住在城内了,上班也更方便了。”在马先生看来,这一次的换房也正是恰逢其时,“原来一直关注城内的二手房信息,没想到我现在买的这个房子在4月份真的降了20万,当时就果断出手了。”马先生同时向记者表示,“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如果换做现在才出手,至少得多付30万左右。
”
购房恐慌端倪显现
正如多数业内人士经常讨论的一般,纵使有多种利好因素促进楼市回暖,但事实上能够直接促成大规模成交的,还是购房者对涨价心理预期的增强。而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也在6月底的一次论坛上明确表示,之所以五六月份房地产市场能够量价齐升,主要还是大多数人想抢在房价进一步上涨之前,抢先去购房造成的。
同时,也有业内专家指出,楼市变化,“量在价先”。一般来说,成交量持续变化三个月到半年左右,房价
谁捂热了楼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