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之美
【摘要】听觉障碍给聋生学习知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他们的语言理解具有以目代耳的特点,语言表达具有以手代口的特点。但他们的视觉、触觉非常灵敏,为达到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上课的老师整节课运用了大量的视频展示和图片展示,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灵活运用,让学生自主发现,动手勾画,来增强聋生的感知力。
【关键词】触摸春天对生活的热爱直观形象的创设情境
学校的一节语文公开课《触摸春天》,让许多听课者不禁为之叫好。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通过学习让聋生体会了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聋校七年级学生,这个班级共有6名聋生,他们的年龄跨度大,听力损失程度不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听觉障碍给聋生学习知识带来很大的不便,他们的语言理解具有以目代耳的特点,语言表达具有以手代口的特点。但他们的视觉、触觉非常灵敏,为达到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片段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一看春天美丽的景色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春天的风光MV)
师:欣赏了春天的美景,我们一起来读读“春天”这个词;读了这个词,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生:小草绿了,花开了。
生:冰雪化了,大地一片绿色,大雁飞回来了。生:小鸟在树上唱歌,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生:天气渐渐暖和了,树绿了,花开了。
通过一段视频导入了课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聋生由于听觉上的天然障碍,决定了这种直观形象的创设情境教学方法特别适合他们。学生们在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的同时,感受失去美的痛苦。让学生对美的渴望陡然倍增。教者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聋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求知欲都得到了激发,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片段二:品奇迹、悟安静
师: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不可思议的事还在继续……
(大屏幕出示课文)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视频演示)
生: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你认为什么算得上奇迹?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并汇报交流结果。
生:有的人在地震的废墟中活了很久被救了是个奇迹;
生:我们国家的万里长城是个奇迹;
生:有的人被汽车撞了没受一点伤是奇迹;
师:那么奇迹到底是什么意思?
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是奇迹;
生:做不到的事做到了也是奇迹;
教学过程中,上课的教师紧紧抓住“奇迹”一词,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演示功能反复演示“奇迹”,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算得上是“奇迹”?再让学生说说“奇迹”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样聋生就能通过具体的事例、形式来感知“奇迹”这个词,也就真正理解了“奇迹”这个词的含义。同时教者继续由“奇迹”这个词,引导学生找出安静创造的更多的“奇迹”,使聋生们对“奇迹”有了更深层次的
追寻生命之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