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红细胞降低.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治疗血小板减少之阴虚火旺型
主证:紫斑较多,颜色紫红、下肢尤甚,时发时止,伴头晕目眩、耳鸣、低热颧赤,心烦盗汗、齿衄、鼻衄或月经量多,舌红少津、脉细数。
功效:滋阴降火,清热止血。 
热毒内蕴型
主证:皮肤出现紫红色的瘀点、瘀斑、以下肢最为常见,紫斑形态不一,大小不等,有的甚至互相融合成片。伴发热、口渴、便秘、尿黄、鼻衄、齿衄或尿血、便血、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祛瘀。这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之一。
【方名】犀角地黄汤加味。
 【组成】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医对血小板减少的辩证
(1)肝肾阴虚型: 证候:紫癜呈暗红色,下肢多见。经期提前,量多色暗红,鼻、齿龈出血,便血,尿血,出血量大而猛,色暗红,可伴见手足心热,盗汗,口干、便干,舌红蜂少苔或光苔,脉细数或弦细数,因常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激素合并症,故可伴见肝肾阴虚阳亢表现,如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腿软、梦遗、急躁、多梦等。
证候分析:本型病位在肝和肾,肝藏血,血养肝,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阴虚,可生内热,血随火动而溢出于脉络外,可见各种出血表现。手足心热、盗汗、口干、便干,舌红绛少苔或光苔,脉细数或弦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象,阴虚阳亢者还可见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腿软、梦遗、急躁、多梦等症状。
(2)气血两虚型:主证:起病徐缓,紫癜色淡红而稀疏,时隐时现,月经后延,龈衄多见,出血量少,色浅而渗血不止,伴见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候分析:本型病位在心脾,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心脾两虚,统摄无权,血不循经而走失不归,则见各种出血表现。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亡血伤气,可见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等各种气血虚损表现,苔脉均为一派气血亏损之象。
(3)血热妄行型:主证:起病急骤,出血量大而猛,紫癜色鲜红而密集,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有力。无气、血、阴、阳虚损见症,常可伴见畏寒、发热、咽痛等外感症状。
证候分析:本病基本病因病机为火热毒邪内伏营血,或阳明胃热炽盛,复感六淫外邪,以致化火动血,灼伤络脉,血热迫血妄行,络伤血溢,故可见紫癜色鲜红而密集,出血量大而猛,病为实热证,故脉数有力,舌红,苔黄,若兼湿邪,则可见苔黄腻。
(4)脾肾阳虚型:主证:临床表现在气血两虚型基础上伴见畏寒怕冷,面色晄白,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迟,还可见腹胀、便溏、浮肿、腰酸等脾肾阳虚表现。
证候分析:脾虚不能统血可导致血行障碍而错行脉外可见各种出血表现。脾肾阳虚,命门火衰,则畏寒怕冷,面色晄白;水湿不化则见腹胀、便溏、浮肿,腰为肾之府,失其所养可见腰酸,苔脉均为脾肾阳虚表现。
(5)阴阳两虚型:主证:病势较急,出血部位广泛而严重,既可见畏寒、便溏,可见五心烦热盗汗、多表现为上热下寒,阳虚阴虚症状杂见。均为久治不愈患者。
证候分析:本型基本病因病机为:五脏虚损,阴阳两虚,阴虚火旺,迫血妄行;阳虚不摄,血溢脉外,气随血脱,阴阳离绝。
中医血小板减少辩证论治
(1)肝肾阴虚型: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味。方中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共奏滋阴清热之

红细胞降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8-10-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