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从概念到实践
建设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
中国社科院于9月16日发布的《2012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显示,近十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迫切的形势,是对我们的严峻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不断地提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重认为。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潮流和趋势就是信息化,尤其是当前新一轮信息通讯技术变革正在全面展开,以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些颠覆性的信息通讯技术也在不断地产生,这表明信息化正处在高速发展期,还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态势,也说明推动信息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进程。
“通过十几年的建设,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已经‘破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记得十几年前我们推动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建设的时候,大家还感到迷茫。到如今,‘数字城市’基本搞明白了,现在我们又提出了智慧城市,这不仅仅是概念上的转变,还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技术发展演变的背景,是一个全方位的变革转型升级,我们非常支持从数字城市的发展过渡到智慧城市的发展,把智慧城市作为我们今后推进城市信息化的重要奋斗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指出。
智慧城市建设不可盲动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已经来袭。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已达到154个,,科技的发展为城市建设不断带来机遇,智慧城市能够缓解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为人们应对交通、住房、城市管理等各方面的挑战提供技术手段,使不可能变为可能。同时,面对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人们冷静客观的思考。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等信息技术及各类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城市建设领域逐渐显现智慧化的一面;城市信息化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城市信息化正向着智能化迈进,我们正在迎来智慧城市的时代。
”陈重分析说,“智慧城市建设统一标准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当前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智慧城市相关技术集成方案及公众信息服务模式的确立已迫在眉睫,智慧城市支撑技术发展等方向性问题也亟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中间到底有一种怎样的跨越性,我们还不是很清晰。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是什么?智慧城市的设施究竟怎样?公众如何从中受益?企业怎样盈利?政府如何推动?”一位与会专家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大多数社会公众尚且站在数字城市的门槛外面,尚且谈不上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
分类具体指导智慧城市建设
发展智慧城市须进行分类并具体地指导。他表示,大型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在完善城市智慧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城市智慧化生产协作网络的建设,发展区域性的智慧电子商务、智慧节能物流、智慧虚拟企业和社区级智慧化生产协作站点,形成城市、乡镇均衡的生产协作环境,提高居民工作的便利性和自由度。
对于地区级大中城市,由于其还处于持续发展和扩张过程中,要通过
智慧城市建设从概念到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