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执法如山方显凌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在历史上闪耀着不灭人格魅力的所有先贤哲人们,无一不把正直作为修心养身的第一要素。即便是目不识丁的一个有良知的人,也知道要做正派人、办正派事、留正派名声的道理。这些优秀的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教育熏陶着我们华夏儿女的优秀品格和优良道德情操。清廉是一种应对物欲横流现实社会的自我智慧。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清正廉洁是为官从政者应有的品格。纵观古今,大凡廉洁奉公的为官者,都是从细小细微处严以律己,做到俭朴无私,一身正气。
一、何为清、何为廉
“清”,就是党的干部要政治清醒。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政治敏锐性,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冷静对待成绩,清醒分析问题。要永远与人民在一起。
“廉”就是党的干部要为政以廉。要坚守信念防线、道德防线、法纪防线,不用公权谋取私利。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扎实的措施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一手抓改革,从源头上防范用人腐败,一手抓整治,坚决不让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者得利。
二、为何清、为何廉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廉、崇廉、促廉的良好传统,清正廉洁不仅被视为“国之四维”,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凡是吏治比较严明、官风比较清正的朝代,必然繁荣昌盛;凡是吏治混乱腐败、官风腐化堕落的朝代,必然衰败不堪,甚至走向灭亡。无数能臣干吏都把清正廉洁奉为自己的从政为官之道,宋代名臣包拯曾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表明了自己为官的立场;明代《官箴》中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被无数封建官员奉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封建社会的“人治”条件下,老百姓把为民请命、伸张正义的好官、清官尊称为“青天”,千百年来顶礼膜拜、广为传颂。东汉太守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为由拒收一个他曾经提拔过的人送来的十两黄金;明代清官海瑞宁可十年不升官,也不向上司送一文钱,宁可放弃大好前程,也要把贪官拉下马,被老百姓尊称为“海青天”……这些清正廉洁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每位党员领导干部深思。
终上所述,清正廉洁应从以下方面抓起:
1、提高自身素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
廉树威贪失信 廉兴国贪失家(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