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广泛“六尺巷”的故事,也从一侧面充分地说明了“仇必和而解”的道理。据清代桐城派学者姚永朴《旧闻随笔》和《桐城县志略》等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人们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给家里回信:“一纸书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得其名,后世传为美谈。如今,在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依然有一条保存完好,长100米,宽2米的巷道,人称六尺巷。
一纸书信只为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