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旧村庄改造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一 乡镇旧村庄的现状
乡镇旧村庄一般是指农村地区的自然村。它们的基本特点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或缺乏甚至没有),尤其是发展中地区的旧村庄交通很不方便;村庄人口规模较少,但占地较多,布局混乱,有的村庄存在较多的“空心屋”(无人居住),甚至成为“空心村”(“空心屋”占70%以上);村容村貌在一定程度上可用“脏、乱、差”来概括;一般地说,旧村庄的农民比较贫穷,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以农为主;但旧村庄的空气却十分清新。
二 乡镇旧村庄改造的必然性
旧村庄改造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国家。但是也产生了“发展与土地利用和保护”的严峻矛盾,致使农用地减小和建设用地增加等两者的速度都超过预期规划。在建设用地中,新村庄建设用地和旧村庄废弃的土地都同时明显增加,加剧了土地利用的矛盾。因此,乡镇旧村庄改造应是解决“发展与土地利用和保护”严峻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乡镇村庄用地属于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有其必然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村庄人口自然增长或年青人组织新家庭等,必然增加居民点用地量。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有经济条件的农户迫切要求改善人居环境,对原住房进行扩建或异处新建,从而增加用地量。三是自然村合并、中心村建设等形式的新农村建设,必然增加用地量。上述几方面用地量的增加,在相当程度上是占用农业用地,从而加剧了“发展与农用地供给”的矛盾,也就更加显得旧村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三 乡镇旧村庄改造的内容
乡镇旧村庄改造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制定旧村庄发展规划,包括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思想文化素质,改造村容村貌,加强土地利用和保护规划等。二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村内外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广播通邮和互联网建设等,较大的村庄还要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学校、医疗卫生设施、环境保护等。三是“空心屋”、“空心村”的改造。四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相关政策和工作实施的支持。
四 乡镇旧村庄改造面临的问题
乡镇旧村庄改造是一项社会性综合的系统工程,必然会遇到众多困难。主要体现4个方面。一是缺乏改造资金,目前大多数旧村庄的集体经济、农民个体经济、乃至相当数量的中心村、镇级等经济都十分薄弱,难以完成筹集全部改造的经费。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太多。三是旧观念的障碍,村民建设了新住房,但对无人居住的旧住房不进行处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为“祖屋”而要“保留”,从而出现“空心屋”、“空心村”现象。三是相关法规尚未完善,尤其是“空心屋”、“空心村”的处理规定、有关项目投资建设的效益分配等仍有细化的必要。四是尚要制定或完善村庄规划,尤其要认识到居民点用地规划是村庄改造和发展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的重要体现。
五 乡镇旧村庄改造的对策
1. 制定村庄发展规划。目前广东省正在推进“生态示范村”建设,因此,旧村庄改造应结合生态村建设项目和指标制定规划,同时也要结合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工业化、产业集群发展等进行综合考虑。村庄发展规划对土地的科学利用十分必要。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相当多的村庄来说,要实施广东省制定的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发展战略,这是广东省创新扶贫方式的一大创举,是实现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转变和突破。它能促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乡镇旧村庄改造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