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
唐
宋
词
鉴
赏
教
案
授课教师:王强教授
二零零七年三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唐宋词鉴赏
年级
本科生
任课教师
王强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学时
36
学分
2
授课题目
第二讲
基本教材:王强著,《宋词说略》,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主要参考书:
(1)程千帆,《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陆侃如,《中国诗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叶嘉莹,《唐宋名家论稿》、《古典诗词讲演集》、《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吴梅,《词学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李璟词的特点
二、掌握李煜词
三、掌握冯延巳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一、李煜词中多次出现的“无常”意味的理解
二、对冯延巳词的特色的理解
讲授时间:
4学时
《论词绝句》为教学引入:
南国君王呈风流,真情谁吝大小周。
癸未臣虏思家国,秋月春花尽是愁。
——王强作
教学内容:
南唐词的兴起略晚于西蜀,代表是南唐君臣三人。由于南唐君臣文化修养稍高,艺术趣味稍雅,故南唐词风亦有别于花间。与花间词相比,南唐词文人化的色彩更浓,艺术性要更高,对宋词的影响更为深刻。
一、李璟词说
1、李璟事迹
可参《十国春秋》卷十六本传,第一册第235页有总评。
2、李璟词:
下面讲李中主(璟)的《山花子》: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这首词显然是一首思妇念远的词,这是它的主题。下阕的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语笙寒。”“寒”字用的好。是外(景)亦寒,内(心)亦寒。“彻”也好,是吹遍了,吹尽了,是吹到了天明。“多少泪珠何限恨”,“多少”、“何限”,言其无穷无尽。与“吹彻”应。“倚阑干”是由夜转明,倚阑而望,所见者何,是上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也。这是写的思念,真是让人感动的怀念,但若这首词只是想到此,也总觉不足。我们看王国维读此词怎么评说: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这是一种衍生意义的解释。这是“读者”加上去的意义。静安先生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长”就是你读词最能引起你的自由联想。是意味悠长。子曰诗可以兴,这个“兴”就是一种自由联想的方式,朱子释兴:“先言他物,再以引起所咏之词”,这是从创作角度说。从欣赏角度说亦可。这就把那词意衍生了,从“菡萏香销”到众芳芜秽,美人迟暮。
而可资人联想的,一定是好诗好句子,何为好诗好句子,有意境之诗之句也,静安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什么是境界,静安云: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其实“境界”也就是真情的世界,是人内心的一种真纯,澄明的感情的境界。作为艺术品,也不只是有了真感情,真景物就可以的,必须使之有感动人的力量,亦即“感发力量。”足可兴发感动。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韦庄(836?—910),字端己。
《菩萨蛮》五首: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蓝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最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按:此可作联章体读。这里面出处有“我”,主观之叙写突出,此别于飞卿客观叙写为主也。
3. 再说《花间集》
《花间集》的编篡者把温庭筠、韦庄放在首位,有两种意图,一是奉之为圭臬,二是说明着对后继者的某种不自信。尽管欧阳炯序中说“迩来作者无愧前人”。我说花间一派的词人(主要是蜀地的)是努力地把温庭筠往俗里做,是努力地发展温庭筠的“逐弦管之吹,为侧艳之词”的那一路。把“伶工词”做到了极至,“文化人”的味
南唐君臣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