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论中国的城市营销.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中国城市营销的必要性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WTO带来的全球化挑战,经济、科技、文化、人才等资源的区域化乃至全球化流动,以及城市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的萌生发展,导致了城市间在资金、技术、人才、知名度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城市的活动已从区域、国内镜子扩展到国际竞争的领域,城市开始通过创新的理念以及系统的规划来拟定自身长期发展的营销战略,通过城市营销有效整合城市资源,来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增长潜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成长平台,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开始探寻城市品牌的发展道路,各级城市纷纷着力塑造自己的城市品牌。于是城市经营、城市营销、品牌战略逐步成为各级城市振兴和发展的新思路,城市竞争的加剧催进了城市营销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成都¸杭州¸昆明¸大连¸青岛¸西安¸哈尔滨,北京等城市都以不同的形式为自己的城市定位,挖掘竞争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经济和品牌形象。但是从这些城市的城市经营中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城市间的竞争变的十分激励,想要在这场集政治、历史、经济、文化、交通、旅游等为一体的城市竞争中取得胜利,了解城市营销,做好城市营销上十分必要的。
1 城市营销概论
1城市营销的概念
“城市营销”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的“国家营销”理念。菲利普·科特勒在《国家营销》中认为,一个国家,也可以像一个企业那样用心经营。在他看来,国家其实是由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实际行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国家营销应当突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由“国家营销”衍生而来的“城市营销”,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比较明显的内涵。城市营销力求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某城市的各种资源以及所提供的公共产业或者服务以现代市场营销丰富的向购买者兜售。它包括一个城市内产品、企业、品牌、文化氛围、贸易。环境、投资环境乃至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等全方位的营销,其营销市场既包括本地市场、国内市场以及海外市场,还囊括了互联网络上的虚拟市场。
城市营销是运用市场营销的方法论,对城市的政治和经济资源进行系统的策划与整合,以求找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路线,通过树立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广泛吸引更多的可用社会资源,来推动城市良性发展,满足城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营销科学。
城市营销的特点
第一、城市活动本身要从树立城市品牌出发,活动必须具备长期性。
第二、活动必须有可参与性,创新性,活动本人必须能够充分吸引相关人员积极参与。
第三、活动本身蕴涵巨大的商业机遇,如招商作用、销售产业或营销政策环境资源等。
第四、城市活动营销必须可以驾御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使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其最大效应。
第五、城市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前效益,中效应和后效应,同时可以考虑与后期的旅游产业结合,建立长期的消费机遇。如香港的旅游形象推广,邀请明星群体代言,目的是为了后期让更多的旅客到香港旅游消费。
中国城市的现状
%%,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0%左右。上海、北京、广州等向国际化大都市、区域性大城市发展的势头将日益加快。上海重新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并积极推进向国际金融中心职能的转变,通过搬迁和撤并1500家工业企业的中心城区的重建,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进行大规模的空间演替。广州将城市发展的方向扩展到珠江以南,并以建设高起点的中央商务区作为城市新的形象定位。南京、大连、重庆、杭州、武汉等特大城市在各自的发展战略规划中都提出了明确的参与国际化城市分工的发展策略。
中国24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名排序为:第一上海、第二深圳、第三广州、第四北京、第五厦门、第六无锡、第七天津、第八大连、第九杭州、第十南京。在24个样本城市中,上海综合竞争力指数最高,。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城市的竞争力比中、西部强,前十强的城市都在东部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珠江、长江流域的城市竞争力要比环渤海地区的高。在前十名城市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东南沿海的几个中等城市,东莞、温州等城市的竞争力竟在武汉、重庆之上。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大致地看,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环渤海地区、我国中部地区、我国西部地区。
伴随着城社会竞争的加剧,城市间的竞争已从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发展到了城市品牌的竞争,各个城市纷纷打造自己具有特色的城市品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城市品牌。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吸引了一大批外商前来投资,全国各地的人才纷纷涌向这一城市群。进入9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开始形成,并逐渐晋升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发展势头很快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毕业设计(论文)-论中国的城市营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oc5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8-10-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