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简介——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徐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等。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著有诗歌集(如下)。作品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 1931年 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作品成就——诗歌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集:《轮盘》;戏剧:《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菲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康桥情结——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音。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①我敢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徐志摩;②“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徐志摩
创作背景——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淡化韵律,强调以现代人的语言抒发现代人的情感,强调诗歌的现实意义。
意象是指蕴藏着诗人浓烈思想情感的事物。意境是指诗歌整体上所营造的氛围,带给人的感受。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当代诗人,1931年11
徐志摩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