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规划说明书
规划背景----------------------------------------------1
现状概况----------------------------------2
案例分析----------------------------------3
战略定位----------------------------------6
规划依据和原则----------------------------7
规划构思和目标----------------------------9
用地规划---------------------------------10
道路交通规划-----------------------------14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16
建设开发控制-----------------------------18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23
开发时序---------------------------------29
城市设计引导-----------------------------31
规划背景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式跃上了台,为葫芦岛261公里的海岸线带来更好商机。锦州和葫芦岛滨海跨市大桥通车大大加快了辽宁省政府部署辽宁西部城市群的发展方向,加速构建“锦葫大都市圈”的构想。
在十二五计划中,随着国家“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葫芦岛市面向世界的视野更加开阔,走向世界的平台更为宽广。占据着充满价值疯长与财富越级的“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无限的未来潜力成就了葫芦岛在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北亚地区的龙头地位。
葫芦岛交通便捷,102国道、306国道、京沈高速公路、辽宁滨海公路架构了葫芦岛的陆上运输。京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贯穿全境,使葫芦岛与沈阳、北京构成一条平行的中轴线,旅游贸易往来方便。
本项目位于葫芦岛市小虹螺山。小虹螺山是辽西名景之一,人文景观众多,极具旅游开发潜力的自然风景区。本项目致力于带动小虹螺山和整个葫芦岛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经济,树立旅游业的品牌意识,创建属于葫芦岛市自己的旅游品牌,为葫芦岛市以后的旅游业拓展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本项目规划用地需要一部完整的、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来指导其进一步的旅游开发建设。
第一章现状概况
一、区域位置
葫芦岛是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京沈线上重要的城市之一,同时是国家36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及东北亚经济圈。在十二五规划中,葫芦岛市被列为沿海经济带开发的五个城市之一。本项目位于小虹螺山,处于葫芦岛市东部。东临葫金线,距葫芦岛市区20公里,锦州市35公里。
二、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葫芦岛市小虹螺山风景区东部,石灰窑乡三台子村境内西南侧,西临竹林寺、龙皇寺,东临葫金线。。
三、地形地貌
规划用地呈不规则形状,整个地势西部、南部较高,东北及中部位置地势略低。其中最高点位于西南部山头,海拔为200米;最低点位于东北部,海拔95米。坡度≤25%%。
四、现状用地
现状用地以农林用地为主,包括果园、旱地和林地,以及部分村庄建设用地。三条高压走廊线由南向北贯穿规划区。一条河流横亘规划区中部。
现有道路葫金线起到对外交通的作用,路幅较宽,沥青路面;其余均为村道,路幅较窄,土路。
五、现状存在的问题
1、规划区外围山体植被繁茂,有很好的建设背景和环境基础,但是果园不集中,难以有效利用;
2、规划区内三条高压线横贯南北,高压走廊是禁止建设区域,对本区规划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3、规划区内现状有一条小河,为本区水体景观提供基础,但目前河岸没有进行整治,景观特征不明显;
4、规划区内道路现除葫金线外,道路路幅较窄,路面以碎石和土石为主,平整度低,同时仅有一条与葫金线连接、通往西部山上景点的路,其余均为自然小路,可达性低;
5、规划区内现状用地未开发,保存着良好的农业风貌,但区内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缺乏管理,导致部分山体、植被遭到破坏,影响生态环境。
第二章案例分析
案例一:长白山旅游度假区
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项目占地21平方公里,,旅游项目总投资200亿元。项目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规划为旅游新城,南区为国际旅游度假区,由大型滑雪场、高端度假酒店群,旅游小镇等组成。
滑雪
小虹螺山规划说明书调整页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