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悠久历史,长沙老地名延续至今
长沙城建城三千多年,有着无以复加的深厚历史。跟随着这些历史,很多老地名逐渐消逝,到也还仍有一部分保存至今,熠熠夺目。它们无论从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和代表长沙特色上,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象征性。
这些老地名有的是古城长沙的标志性建筑,有的积淀着深厚的湖湘文化;有的则属长沙最早的地名之一;有的或因美丽传说,或因历史悠久,或具革命气息,各有各自不同的光彩。
天心阁
天心阁古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辛亥革命后,拆除长沙城墙,仅留下天心阁一段古城墙。1924年被建为公园。1938年长沙大火中,天心阁化为一片灰烬。建国后,长沙市人民政府在此重建公园。
它是古城长沙的标志性建筑,在市民心中占有独特一席,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如今依旧傲然屹立,见证着长沙的发展变迁。
白沙井
位于天心区,北起里仁坡,东南接白沙岭街,因临近古泉白沙井而得名,被誉为“长沙第一泉”。长沙名酒“白沙液”即用此井之水酿制而成。
“长沙沙水水无沙,常德德山山有德。”流传坊间的这句名联积淀着白沙井深厚的湖湘文化,此处有街有井,其名甚雅,历史悠久,白沙品牌如今已成为长沙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
定王台
位于今芙蓉区解放中路高架桥东侧的长沙市图书馆系定王台旧址。定王台为汉景帝之子刘发所建。传说刘发因挂念其母,派人运米去长安,再从长安运土回长沙,选择城东的高地筑台,以便时刻登台遥望。其死后被追谥为长沙定王,故得此名。
定王台是长沙最早的地名之一,始自汉代,历史悠远,蕴涵着优美的传说,体现母爱的伟大和悠悠的怀乡之情。
化龙池
原名玉带街。民间传说此处有口井,井中有条孽龙托梦给一位救过自己的铁匠,说自己将变成龙东归大海,到时长沙将成为汪洋。铁匠决心救全城人性命,遂将熔化的铁水倒入井中,和井边的地一起塌陷下去,孽龙也被铁水熔化。井塌之处变成一口小池塘。人们为纪念铁匠,便把此池塘叫作“化龙池”。
此地名始自清代,既与清善化学宫相联系,又附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令人
长沙老地名延续至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